首页 > 人物

立案当天就结案 北京门头沟法院法官巧解“薪”结

本站发表时间:[2025-02-1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周梦珠
  立案当天,法官第一时间联系双方调解,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在当天结案。春节前,这起案件发生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门头沟法院)王平村法庭。

  1月20日,门头沟法院王平村法庭法官马钢锤刚收到一件因管辖权异议从黑龙江某法院移送的讨薪案——58岁的老陈在被告老张的工地工作了8个月,第4个月起工资便石沉大海。眼看春节临近,老陈的眉头拧成了麻花:“年前能把钱讨回来吗?我只想回家过个好年!”
  彼时,距离春节仅一周之遥。“若能赶在节前解决,那可太好了,大家都能安心过年。”马钢锤心底暗暗想着,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
  可这调解之路,从一开始便困难重重。被告对老陈主张的7700元工资提出异议,老陈这边积压了一肚子委屈与怒火,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剑拔弩张。
  僵局中,马钢锤决定“背对背调解”。他先跟被告释法说理:“欠薪不仅是违法,还可能面临失信惩戒。”又给老陈算细账:“调解书有强制执行力,诉讼耗时长,现在让一步,节省的时间不耽误打工,能赚不少呢! ”
  老陈终于松口:“5500元,3月底必须到账!”没过一会儿,被告也作出了还款承诺。
  “总算有个结果了!赶在年关前拿回‘定心丸’,回家过年也踏实!”老陈对法官表达了感谢。
  当天立案,当天调解成功,这样的高效与成果,连身为“调解能手”的马钢锤都不禁感叹“实属少见”。在门头沟法院,马钢锤的调解战绩赫赫有名,超80%的案件都以调解撤诉圆满结案。
  谈及调解经验,他总是谦逊地一语带过。徒弟们说他“共情力满分”:“每次调解都像做‘算盘’,替当事人算经济账、时间账、人情账,自然能打动人心。”这次讨薪案,他更像“老中医”:既要开法律“处方”,又要温言细语消解怨气。
  徒弟们由衷感慨,多年扎根基层的审判经验,早已让马钢锤练就一双慧眼,能精准洞察当事人的根本诉求与矛盾症结。每次调解,他都像在为自己打官司,方方面面考虑得比当事人还细致周全,也难怪当事人都愿意放下成见,握手言和。
  图/门头沟法院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