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里“开学” 迷途少年的“刑期”变“学期”

本站发表时间:[2025-09-2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又是一年开学季,当同学们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开始新的学期时,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里也迎来了新的“开学”!铁窗内的“开学日”没有欢呼雀跃,却有潜移默化的改变。当“刑期”转化为“学期”,希望也在裂缝中生根发芽了。
  “去年的开学礼我还是在学校参加的。”未成年犯小强(化名)在这场特殊的“开学礼”上发言,“没想到今年会在监狱里‘开学’。”
  小强对去年的开学礼印象很深: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一切都是新的,校长和老师的谆谆教诲仿佛还在耳畔萦绕,同学之间的欢笑声余音未散……然而,因为一时冲动,小强与同学打架,被学校责令休学。休学期间,他依然我行我素、惹是生非,最终因违法犯罪被判刑入狱。
  对于未成年犯小强来说,两个仅仅相隔一年的开学礼,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时空围墙。但相同的是,在这场精心准备的“开学礼”上,也有老师(民警教师)的真切鼓励,也有一封封情感真挚的家书以及崭新课本散发的淡淡书香。
  开学第一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监区民警卢庆尧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为主题,通过讲述14年抗战中无数革命先烈的悲壮故事,教育未成年犯铭记历史、蓄积改造动力。
  在民警的引导下,未成年犯重温了那段苦难岁月,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认罪悔罪、积极改造,即使是在监狱这所“特殊学校”里,也要努力学本领,将来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封家书”引导未成年犯改造之路 “再出发”
  新“学期”的开始,也预示着未成年犯改造之路的“再出发”。为此,未管所组织开展“一封家书”活动,鼓励未成年犯向家人汇报自己当前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寄语未来。
  小强在给妈妈的信中写道:“妈,我们在这里也‘开学’了,您放心,我不会把书本扔下,回家后我还想继续念书,不再让您失望!”对于很多未成年犯来说,这不仅是一封写给家人的信,更是写给未来自己的一份承诺。
  紧抓文化教育重要一环

  引导未成年罪犯将“刑期”变“学期”,是未管所“未来如旭”教育改造品牌的重要内容。按照“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未管所还将持续推进“六大讲堂”“微习惯+”“点亮工程——精准帮教”“牵手家长课堂”等特色工作,全力健全完善未成年犯改造体系,深化“追光少年”系列教育活动,持续擦亮“未来如旭”教育改造品牌,引领未成年犯开启高墙里的“追光”之旅,重塑美丽新生。
  文/董振杰 通讯员 马振江 夏荷馨  
  图/北京市监狱管理局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