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守护正义

张英周:用匠心雕刻初心,用专业守护公正

本站发表时间:[2021-02-04] 来源:北京石景山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从民事法官
  到审判业务标兵
  再到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这是一名法官十余年的成长历程
  在法院工作期间
  他用匠心雕刻初心
  用专业守护正义
  他,就是新当选的
  第五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石景山法院民二庭副庭长
  张英周
  跟随石法君一起走近张英周法官吧!
  肩担道义,用匠心雕刻初心 
  “张法官,您是共产党员吗?我也是党员,我是革命时期入的党,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看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一位身体残疾的耄耋老人在电话中不停地向张英周表示感谢。
  这位老人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的原告。案件并不复杂,老人将其名下自有房屋出租给被告,但被告未按时足额支付租金,老人一直联系不上被告,又正值疫情期间,老人担心被告“跑路”,一纸诉状将被告起诉至法院。
  但在案件初步审查过程中发现,老人提供的被告信息不够完善,送达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老人提供的证据也较为薄弱。面对此种情况,张英周考虑到老年人和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老人的问题。
  一方面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安抚老人情绪并告知其诉讼风险,另一方面,在传统方式无法有效送达的情况下,多番尝试,最终通过互联网方式成功与被告取得联系。
  在与被告沟通过程中,张英周得知,被告作为物业工作人员,一直身处抗疫第一线,因原告催要租金时与其发生龃龉,一怒之下被告拒不支付相应租金。陈述过程中,被告情绪一直很激动,结合自身下沉社区的抗疫亲身体验,张英周首先表达了对被告工作压力的理解和认同,逐步稳定被告的情绪,再用情理与法理劝说被告履行义务。经过反复与原被告沟通,最终成功调解此案。
  结案后,被告动情地说道:“谢谢法官,让我吃了定心丸。明天公司将调我参加新一轮的防疫工作,诉讼事情处理完了,我也能安心工作了”。
  “审理案件不能一判了之,必须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作为业务骨干,张英周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审结了一批又一批疑难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对于涉老年人、妇女儿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利益保护,涉群体性、矛盾易激化案件,张英周善于以真情、耐心做当事人调解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得到了当事人的信任与尊重。
  近年来,共收到当事人的感谢信、锦旗60余面。
  2020年,张英周审判团队荣获第二届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荣誉称号。
  严谨细致,用专业守护正义 
  “法官,这个案子其他法院不是这么判的!”原被告在庭上说到,并且都拿出了支持自身诉求或观点的判决书。
  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由于涉案产品业务地域开展广泛,全国多地法院均有涉及该产品的案件,各地法院判决情况各不相同。在进行完法庭调查、了解了案件基本事实后,张英周发现此类案件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中的“缺乏明确裁判规则或者尚未形成统一裁判规则的”的情形,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张英周决定启动类案检索机制,按照“以法官自主检索为原则,以当事人检索为辅”的双轨道原则,由原告、被告、法院三方,分别独立进行类案检索。
  经初步研判,在事实、诉求、争议焦点等多个方面,相关类案与本案基本相近或相似,但法律适用和裁判规则存在差异。为准确适用法律,张英周带领审判团队深入剖析类案文书,提炼各争议型类案判决中的差异点,并以此为基础,充分进行了法学理论、法律实务的辨析。最终认定本案关键争议焦点的举证责任应分配给原告,并依法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求。
  张英周将这一案件提交法官会议讨论,充实并完善了《石景山法院民二庭类案检索报告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了破解争议型疑难复杂案件的新思路。
  “案件审理要找准司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张英周如是说。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他要求审判团队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送达,第一时间开庭,第一时间勘验。要求团队成员克服困难,及时有效完成送达,全力保障顺利开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英周充分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数次组织各方当事人调解,并耐心对各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在现场勘验过程中,经常遇到周遭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张英周身先士卒,不惧骄阳、不怕脏乱,率先进入现场进行详尽勘察。他所承办的涉北京市重点工程案件,被评为“北京法院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提供司法保障优秀案例”,张英周荣获第二、四、五届北京市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民事审判业务标兵。
  研精致思,做理论研究的排头兵
  用学术思维雕琢审判智慧,是张英周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在他看来,学术研究和审判实务同样重要。因此,他努力在审判中发现问题,潜心钻研,始终笔耕不辍,专著、论文、调研、案例多处开花。
  他编著和参与编著出版《法官解答房屋拆迁纠纷常见问题》《企业合同法律实务审查》等书籍;
  撰写的裁判文书获评第三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2020年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
  执笔的《无权处分邂逅善意取得—以物权法与合同法在实践中的冲突和协调为视角》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论文研讨会二等奖;《关于石景山区保障性住房民事纠纷案件的调查与分析》被北京市法学会确定为专项调研课题,根据该报告撰写的文章被《新华社内参》《人民政协报》刊载,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专门批示;撰写的60余篇典型案例、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在《法律适用》《中国应用法学》《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新华社内参》《人民法院报》等刊物发表。多年荣获调研、刊物、案例、新闻宣传工作等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延伸职能,做法治信仰的传播者 
  当审判工作中出现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或具有普法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时,张英周积极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联系人大代表旁听典型案件庭审,通过网络直播公开庭审过程,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法治正能量。
  他审理的“男子跌落化粪池溺亡,石景山法院宣判《民法典》实施后首案”等热门案件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多次受邀前往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等就案件进行法律解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随着复工复产不断加速,张英周通过京法巡回讲堂、录制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云沙龙”,为区律协、驻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其所关心的法律问题,逐一进行讲解、授课,为复工复产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他还多次前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为在校学生讲授《司法实务前沿》课程、模拟法庭等审判实务课程,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为在校学生提供系列生动的审判实务讲座,并与在校法律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铁肩担道义,妙笔铸天平。他用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担当诠释人民法官的职责与信仰!


[供稿单位:石景山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