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遇见陈警官的时候,他正在街上检查国庆节第一天社区群防群治执勤情况,他是昨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四点的巡逻班,回去稍微休息一下早上五点又出来执勤。通过与陈警官的交流得知,在9月29日晚上巡逻期间,他还抓获了一名网上在逃的逃犯,是通过所管辖区的业主发现主动联系他,将其抓获的。
在怀柔区繁华热闹的龙山街道车站路社区,挂着一块“社区警务站陈万里工作室”的牌子,不要小看这块牌子,他标志着社区警务工作的崇高荣誉。目前,怀柔区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民警工作室,全区只有6处,陈万里工作室为其中之一。
陈万里的顶头上司、龙山派出所所长李金龙这样评价他:“工作实,有韧劲,有头脑。”
他的同事说:“他这个人整天忙工作,看着有点傻,其实真聪明。”
社区的居民反映:“小陈是个好民警,热心肠,负责任,我们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陈万里,一个普通的民警,在社区工作6年来,年年受表彰,他凭着诚恳朴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琐碎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说:“我的名字叫万里,可我要拉近与百姓的距离,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与群众贴心,说着容易做着难,陈万里是个有心人,他用“一二三四”工作法,把“万里”变成了零距离。
一张小卡片
2016年4月13日,临近中午,陈万里突然接到下元一条陈海英老人的电话,话语中带着颤抖和恐慌。她告诉小陈,刚刚接到两个天津市公安局的电话,称她涉嫌洗钱30万,现天津市公安局已立案侦查,要求退还钱款,否则将追究其刑事责任。陈海英哪遇到过这样的事,心里十分害怕,只好向陈万里求助。
陈万里听后,安慰老人别着急,告诉她可能是电信诈骗,千万不能相信,并告知陈海英老人,骗子再打来电话时,就说社区民警就在身边。一会骗子真得又一次打来电话,老人按照陈万里所说:“社区民警小陈就在我身边,我们马上去公安局了解情况。”对方一听,马上挂断电话。由此成功阻止了一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
陈海英对小陈警官表示十分感谢,对他说:“哪天再过来记得来家里,我给你做好吃的啊。”
类似这样的电话,小陈近年来接到过十多次,为群众挽回损失数百万元。
为了打击日渐猖獗的电信诈骗,龙山派出所组成青年突击队,陈万里是其中一员。他们为群众开展讲座30余场,下发宣传资料8500余份,以此加强基层防范工作,增强群众防范意识。这时候,陈万里就把他自己制作的几百张小卡片发给大家,那上面印有他本人的联系电话,还有六种需要及时上报公安机关的情况。
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继忠介绍说:“陈万里是社区居民拥戴的好民警,他工作用心,有点子,有创新,有思路。他的电话居民差不多都知道,辖区内的人、地、物、事,都装在他心里。群众有什么事也都愿意与他联系。”这一张小小的卡片,陈万里称之为“连心卡”。凭借连心卡,不管在哪,群众都能随时找到到他,为此,他在社区内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两幅地形图
陈万里所在的车站路社区,位于怀柔城区东部,火车站、汽车站都在这一区域,既有城中村,也有村中城,门店多、出租房屋多,小旅馆多,社情民情复杂,是治安防控的重点区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辖区情况,陈万里动了心思,精心绘制出“车站路社区一村(格)一警网格化管理平面图”、“车站路社区楼房流动人口分布图”,挂在警务工作室墙上。这两幅图绘有辖区位置、居民楼栋数,标出单元、户数、网格员辖区划分,平房区域情况显示,甚至连租住房屋的流动人口具体情况,都制作成小卡片,放在分布图上面的小格子里,使人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两幅地形图,使警务工作能够做到胸中有数,社区一旦有什么情况,陈万里都了如指掌。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他带领治安巡逻队在辖区内昼夜巡逻,及时盘查可疑人员,维护辖区稳定,为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安全保卫上的贡献。陈万里工作勤奋、细致,有时间就在社区内巡视,每隔一两个星期就发布一次警情通报,他的责任心一般人很难做到。分局组织的大走访、一村(格)一警试点,都在车站路。社区内18片41栋楼范围,发案率最低。
在下园二条,陈万里不时地与那些戴着“红支点治安志愿者巡逻队”袖标的老头老太太打着招呼,说说话。他们都是陈万里的“兵”,队伍已经230人了。这支巡逻队除平时的治安巡逻外,还进行矛盾调解、邻里守望,参与环境保护清洁整治工作,清理僵尸车、清除小广告,开展堆物堆料大扫除等。有了“红支点”,社区工作就没了死角,区域防控全覆盖,形成了牢固的金字塔治安体系,居民有了安全感。
在社区,常常有居民追过来,一位叫彭明淑的大妈让陈万里帮助联系更换门锁锁芯,向他咨询什么样的锁芯更安全。陈万里细心地做了回答,还帮他联系上一家门店,约定了时间。那位叫彭明淑的大妈很满意,对陈万里连连道谢。
陈万里熟悉社区情况,源于他的地形图,但地形图是死的,人是活的。社区内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他的脑子里还装有一幅动态的社区全景图。
三个微信圈
这是陈万里的手机截屏,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陈:明天上午龙山派出所,组织经营开放日活动,展示有消防云梯,特警装备,各种枪支,九点半活动开始,有参加的可以带着孩子来看看。
鱼鱼:在哪啊?
刘海燕:是呀,在哪呢?
陈:下元二条北口东,老招商局,现龙山派出所院内,九点半开始。
刘海燕:好的,谢谢,一定去。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它的强大功能不仅促进了朋友、家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随时随地联络感情、转发信息,有些事情可以不用跑路就可以在手机上操作了。通过高端的手机软件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办事效率,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陈万里敏锐地看到了它的优势,就在手机上建了“下元村通知群”、“社区党员先锋群”、“社区居委会群”三个微信圈。这三个圈子加起来大约有300多人,主流群体大都是年轻人,真挚热情的服务,善意的提示,方便快捷的互动,立刻引起了圈内朋友的关注。
在陈万里的微信群里,经常会有群众向他咨询问题:“陈警官,别人用手机帮我办的进京证,可我不会查,我要怎么才能知道是否办理成功,打哪个电话可以问一下,谢谢。”陈万里就会把汤河口检查站办理进京证的电话发给他。
陈万里还会往微信群里发一些警情提示,宣传防盗防诈骗知识,如:“今早,我区发生两起利用‘破财免灾’手段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为一男三女。骗取事主金银首饰等财物。请大家相互转告,谨防被骗。”“我的手机刚刚收到一条消息,是一个链接,大家记住,收到陌生人发的链接信息时千万不要点开,这是诈骗信息,若点开后病毒会植入到你的手机,手机若绑定银行卡,骗子会破译你的密码,将卡内现金转走。遇到类似信息请直接删除。”收到提示后,群众纷纷向陈万里表示感谢。
陈万里还经常提示大家:“微信、微信,不能全信,要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随时分辨鉴别真伪,既要看到生活的美好,也要看穿美丽的圈套。”
四条提示贴
在梨花小镇酒店前台,陈万里详细询问值班经理客人住宿情况,他指着墙上张贴的“社区民警陈万里提示您”卡通牌叮嘱值班经理,一定要做到“四个及时”:“旅客来时登记走时注销要及时;入住安检要及时;入住安全提示要及时;对违法犯罪线索上报要及时。”
别看这几句话很简单,其实这是陈万里长期在社区工作实践中的总结。他说:“你要求人家做什么,一定要具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简单易记,一目了然。牌上有自己的电话,随时联系,我24小时开机。”
像这样的提示牌,陈万里做了4种。除了旅馆提示,还有出租房屋提示、小餐馆用餐提示、小广告公司复印制作提示,每一种提示都有不同内容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这些内容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反复斟酌反复思考后提炼出来的,很管用。
今年4月,陈万里接到府前东街九号院福兴全超市老板于凤军电话,说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银行卡和现金,有三个小伙子要冒领,没给,要交给陈警官处理。陈万里表扬了于凤军,及时联系失主,把钱包交还给天津客人祝宏伟,失主非常感谢。于凤军还说:“院里有位70多岁的老太太突然有病了,也是我们给陈警官打电话,由他给及时送到了医院,我们信得过他。”
在紧邻火车站的下园村,这里是平房区,村内常住人口1812人,外来人口就达3200人,有大大小小的旅馆18家,居住情况复杂,最容易发生问题。陈万里说,实行一村(格)一警网格化管理后,通过三级网格布局,辖区内党员、楼门长、居民小组长、流动人口协管员、治保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作用,把公安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处都有警惕的眼睛。
2014年APEC期间,陈万里白天对重点部位、重点地区、进行摸排,晚上换上便装、开上自家汽车在下元村各口进行巡逻,发现可疑人员就一直盯控,发现进入哪家旅店,就立即与旅店店主进行联系,进行核查。由于他工作到位,通过蹲守、群众提供线索等方式,为APEC期间辖区治安秩序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次,陈万里接到电话举报,在检查一个小旅馆时,突然冲出一个外地来怀的精神病人,手举铁棍打了过来。多亏陈万里当过兵,干过特警,身手矫捷,夺过铁棍,仅受了点外伤。他没把这件事当回事,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这些年,陈万里遇到的都是社区里平凡简单的事,很普通,很琐碎,可他却觉得很充实。他的“一二三四”工作法看似很简单,却很实用,他把心思都用在了社区,社区的老百姓就把他当成了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