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苹果园站派出所的两位民警捡到一部手机,没想到在归还时,被反诈意识极强的失主当成了骗子,失主拒接了民警打来的50多个电话,还称被“骚扰”前往属地派出所报警。两边民警取得联系后才真相大白,8月11日上午,手机终于物归原主。
8月8日下午,苹果园站派出所民警何育圣、孔祥毅在工作中偶然捡到了一部遗失的手机。经过工作,民警发现这部手机的号码已被挂失转移,便通过该号码和失主取得了联系。
没想到,在听到民警要求自己提供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后,失主张某记起了平日学习的反诈知识,认定了这是一通骗取个人信息的诈骗电话,当即挂断。
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两位民警的意料,在此后的40个小时里,他们先后通过更换手机、使用座机、短信等方式联系张某50余次,均没能使反诈骗意识强烈的张某动摇。
8月10日,不堪“骚扰”的张某前往海淀公安分局东升派出所报警,称有人企图骗取其个人信息,并不断对其进行电话骚扰。
两边的民警经过沟通,终于解释清楚了这个“乌龙”。东升派出所民警把情况完完整整地告知张某后,张某才终于相信,他以为的“诈骗分子”竟真是捡到了他手机的警察。
昨天,张某来到苹果园派出所领取手机,并对坚持联系他的两位民警致歉并表示感谢。张某说,若不是民警在两天内坚持联系他,他也不会选择报警并了解事情真相,当然也就拿不回手机,是民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的手机失而复得。
何育圣表示,近年来,各类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伪装成公安机关的诈骗伎俩已是屡见不鲜。随着反诈骗宣传的不断延伸,大家的“免疫力”也越来越强,但遇到可疑情况还是要进一步甄别,积极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避免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