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案 > 以案说法

轻信不用考试拿证有捷径 反被骗钱误前程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21]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为拿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不努力复习通过考试,反而相信花钱办证渠道。证“办”了一年多,才意识到钱财被骗。2018年9月10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张某。

  【案情回顾】

  被害人小赵连续多次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但均未通过,2016年8月,小赵通过他人认识了犯罪嫌疑人张某。张某称只要花费5万多元就可以帮小赵不通过考试即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声称已经帮多人拿到此证。小赵信以为真,将办证的钱和好处费共计6万元交给张某,双方约定办证期限为一年。2017年8月,小赵开始催促张某,张某每次均以正在办理中为由搪塞小赵。2017年年底,小赵要求张某退钱,张某又假装要走小赵的银行卡号,谎称“办证人员”把钱退给他,他就立即将钱还给小赵。

  2018年2月,小赵依然没有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也没有等到张某的退款,便到法院起诉张某要求其还钱。在法官的提醒下,小赵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案。同月,公安机关对张某上网追逃,并于同年8月将张某抓获归案。

  【检察官释法】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虚构自己有能力“花钱办证”,诈骗小赵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

  执业医师资格证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后,由国家卫计委统一发放的证书,是我国从业医师必须拥有的证书。本案中,小赵在多次未通过考试的情况下,没有将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而是试图花钱走捷径,在家等证书,可是等了一年多等到的却是被骗的事实。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因为觉得可以不参加考试拿证,小赵一直没有报名参加考试,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前程。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莫要轻信他人,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