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案 > 以案说法

犯罪分子手段多样 空巢老人防不胜防

本站发表时间:[2019-07-04] 来源:京检在线 作者:

  2018年11月24日,初中毕业且没有任何资质的被告人女子刘某身穿白大褂租车从怀柔出发前往延庆,当行至延庆某村庄时,刘某带着自己拿来的“中药”、“白虎活络膏”盯准出现在街上的老人进行推销:免费量血压,免费试用,75岁的被害人于某就被说动了心,将刘某带至家中为自己和老伴进行免费治疗,被告人刘某劝说于某买药,趁于某拿钱之际弄清老人钱财的存放地点,交易时刻老人于某突然反悔没有买药,但是被告人刘某仍然“慷慨”的为老夫妻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刘某以为老人治疗头疼为由将其眼睛用眼罩蒙上,将老人包里的6000元人民币盗走后悄然离去,后因老人觉察后报警而案发。

  就在7天前,被告人刘某谎称是医院工作人员,到平谷某村76岁的梁某某家进行推销,刘某成功的用不值钱的药材骗取老人现金1000元,并谎称要给老人验尿,趁老人出去取样之机,盗取梁某人民币1800元,并在梁某某的感谢中从容离开。

  最终,被告人刘某因两起入室盗窃的事实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检察官忠告

  犯罪分子的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空巢老人却不可以掉以轻心。

  通过上面的案例检察官总结出此类骗局的模式:

  一是目光瞄准边远山区的空巢老人。作案者利用边远山区老人就医不便、信息闭塞且身边无人照料的情况,将空巢老人列为诈骗、盗窃对象,这类对象的诈骗成功率往往较高;

  二是假装医护工作者入户推销药品。作案者往往没有任何从医资质,通过身着医护工作者服装,伪造医护人员身份,骗取老人的信任,后用来路不明,功效不明的中药骗取老人钱财。

  三是采取诈骗加盗窃的双重手段,让空巢老人遭受二次伤害。犯罪分子以骗取钱财为目的到老人家进行药品推销,同时他们还打着盗窃财物的算盘,施展手段弄清老人钱财的存放地点,然后巧借免费治疗之机窃取财物。

  四是设计好抽身策略躲避法律追究。犯罪分子一旦得手后并不是撒腿就跑,他会回来观察被盗户的反应,如果被骗、被盗者事后也没有发觉,作案者往往就可以放心的逃之夭夭,如果被害人发觉上当受骗且报了警,作案者就会寻求机会上门道歉退钱并进行私了。

  由此可见,犯罪分子的身份是假的、药品功效是假的,免费治疗是假的,就连事后道歉还钱都不是真心的,但是善良淳朴的“空巢老人”甚至被骗了还在感恩着骗子。

  这除了引发我们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时刻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充电站]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规定: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2.《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6]32号) 规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6.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