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京市司法局在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整改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市司法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找深问题症结,创新诉前调解思维,推动诉调对接工作再上新台阶!
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搭建街道、社区“一站式”调解平台实现百姓纠纷家门口一站式解决。
北京市司法局找准找深问题症结创新诉前调解思维,推动诉调对接工作再上新台阶。
目前,全市共有878名调解员坚守在诉前调解的岗位上。北京市司法局深化诉调对接机制,使得诉前调解案件今年有望突破14万件,与2016年建立诉前调解制度时的7万余件相比实现翻一番。
三联动新模式
将调解现场搬到百姓家门口
在东城区试点推行“法官+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三联动”人民调解新模式,由区司法局选取案件比较集中、调解基础较好的5个街道调委会和2个社区调委会,联合区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工作站”,搭建街道、社区“一站式”调解平台,就地实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程序无缝衔接,当事人不必再到法院而在街道和社区就能解决纠纷。
试点开展以来,共受理诉前委托调解案件477件、司法确认230件,打通了人民调解工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目前,试点经验将在东城区全面推广。通过诉调对接向基层延伸,实现百姓纠纷家门口一站式解决。
52名专业律师
加入互联网法院诉调委
针对网络纠纷多发问题,成立北京互联网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52名兼备互联网应用知识和互联网法律知识的专业律师,进驻开展网络纠纷调解工作。加强与市高级人民法院沟通协调,将更多行专调解组织纳入法院诉前调解组织名册,促进行业、专业领域案件纠纷调解。
成立北京互联网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52名兼备互联网应用知识和互联网法律知识的专业律师,进驻开展网络纠纷调解工作
实施办法的出台
让矛盾在萌芽中化解
市司法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规定人民调解员任职条件,明确人民调解员选任方式,细化人民调解员工作职责,强化人民调解员管理考核等内容。《办法》还就司法行政、法院等六部门职责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明确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责。《办法》的制定出台,为实现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规范化、职业化和法治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强诉前案件纠纷调解,有助于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诉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更好满足当事人化解纠纷需要、享受更加便捷高效调解服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找深问题症结,创新诉前调解思维,使大量矛盾在萌芽状态化解,推动诉调对接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