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我为群众办实事】北京市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好为民实事

本站发表时间:[2021-07-16]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原标题:检察为民办实事(第二期)| 北京市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好为民实事

  【编者按】

  为深入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初心使命,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检察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用心用情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北京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高检院工作要求,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首都检察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多措并举抓好“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出实招、见实效,以检察履职的优异成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京检在线”特推出系列报道,将2021年上半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向社会公布。本期介绍北京市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好为民实事的工作成效。

  一、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

  北京市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和食药安全问题持续加强司法保护力度。今年上半年,针对水体污染、固体废物、食用农产品安全、保健食品及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共立案207件,制发检察建议和发布诉前公告70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针对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老旧、管理不善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活动,实地摸排小区60余个,督促解决问题,维护居民饮水、用水安全;针对无障碍设施不规范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活动,共立案6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8件,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实效;针对危化品管理不规范、电动车充电消防隐患等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活动,立案60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31件,助力排查隐患、预防风险、完善治理。

  图为延庆区检察院针对无障碍公益诉讼系列案件开展“回头看”,对整改后的城市公厕和无障碍停车位进行“体验式”验收

  二、维护好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北京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深化落实高检院“四号检察建议”,针对窨井盖安全隐患,采取实地走访、开展联合巡查等方式,对城市主要交通道路、绿地及学校周边等地区开展井盖病害专项排查治理行动,督促相关部门治理井盖病害18000余个,更换智能井盖36000余个。积极延伸监督触角,将窨井盖治理的“点”辐射至公共安全管理的“面”,督促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窨井盖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治理制度机制,提升窨井盖行政管理水平。

  图为市检四分院对铁路窨井盖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切实保障广大旅客和铁路职工“脚下的安全”

  图为石景山区检察院对辖区内窨井盖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排查

  三、维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北京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危害食药品安全犯罪,在做好行刑衔接工作的同时,依法惩治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今年上半年,共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审查逮捕案件14件55人、审查起诉案件11件24人,其中6件6人为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注重发挥检察建议作用,在督促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堵塞漏洞等方面,制发食品药品类检察建议2件,切实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

  图为丰台区检察院办理假冒某知名品牌烤鸭案后被侵权单位向丰台区检察院赠送锦旗

  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北京市检察机关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严厉打击新型非法集资类案件,今年上半年共审查起诉非法集资类案件1494件1606人。完善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的追赃挽损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共追赃挽损3亿3314万余元、房产42套。依法严惩以私募、区块链等金融创新旗号为名的各类金融犯罪,今年上半年共办理相关案件26件。严惩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深入开展依法惩治非法出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等行为,办理“断卡”行动案件337件425人,有效打击和防范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积极参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各75次,解答人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帮助人民群众牢固树立防范金融犯罪的法治意识。

  图为朝阳区检察院办理涉众型经济案件开展追赃挽损工作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