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典型案例

本站发表时间:[2024-06-05]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委、最高检工作部署要求,自觉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为牵引,深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这一法定领域,以高质效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服务保障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更好落实《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推动北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组织选编了《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本次共通报7件典型案例,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检察机关办理,案件领域主要涉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土壤污染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案件类型主要包括行政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履职过程中,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检察建议、提起诉讼、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检察听证、调研报告、“回头看”等多种履职方式,确保受损公益得到有效修复,不断深化“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溯源治理”检察公益诉讼履职办案实践。
  1.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检察院诉赵某甲、王某甲等43人非法捕捞水产品破坏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2.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诉张某某等6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3.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非法倾倒、混埋垃圾行政公益诉讼案
  4.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诉司某某等4人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5.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检察院诉田某某等7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6.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小微水体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
  7.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诉李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1.坚持全链条打击形成震慑,借助“外脑”支撑检察履职。
  如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检察院诉赵某甲、王某甲等43人非法捕捞水产品破坏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对于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非法捕捞水产品破坏生态环境,且相关违法主体已构成“组织-捕捞-销售”黑色利益链条的情形,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有效查明非法链条上各行为主体,通过委托出具专家意见、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说明情况等方式,有力支持检察机关提出的诉讼请求,实现对受损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
  2.亮剑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严厉打击和惩罚性赔偿并举的高压态势。
  如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诉张某某等6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违法行为人为非法牟利,在未取得消纳资质的情况下,组织他人倾倒大量建筑垃圾和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对土壤生态环境及地上植被造成严重破坏。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对惩罚性赔偿适用进行充分论证,在刑事打击、赔偿生态环境损失的同时,要求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形成有效震慑作用。
  3.充分释放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效能,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呼声。
  如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非法倾倒、混埋垃圾行政公益诉讼案,检察机关在接到群众来电举报有大量垃圾堆放问题后,及时到现场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主动对接行政机关和属地政府,厘清监管职责和履职依据,推动整改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4.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效应,力争实现办案成效最大化。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诉司某某等4人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对于网红博主非法狩猎并在其短视频平台制发自身非法狩猎视频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在依法打击犯罪、保护受损公益的基础上,探索由违法行为人在其短视频平台中播放道歉声明,并制发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视频,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效果。
  5.积极践行“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理念,助力破解“环境污染、政府买单”困境。
  如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检察院诉田某某等7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对于属地政府为避免环境污染持续扩大,已采取清理清运等措施并支付相关费用的情况,检察机关积极对接获取相关证据材料,在对违法行为人予以刑事打击的同时,附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其赔偿政府部门已经支付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6.聚焦区域重点工作,推动挂账问题有效解决。
  如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小微水体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针对环保督察中发现的小微水体污染整治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检察机关依托“河长制+检察”工作机制,联动相关行政机关、属地政府多次现场查看,了解问题成因,共商解决路径,通过检察建议方式督促协同推动问题有效治理,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7.构建“多方参与、共治共享”公益保护模式,助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如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诉李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促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借助卫星遥感技术查明案件事实,委托评估鉴定公益受损程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数额,同时在公益诉讼起诉案件庭审中,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和人民监督员观摩庭审,助力提升检察办案的“精准性”和“规范性”。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