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走出“枫桥经验”新路径 “双诉双融”共治机制初见成效

本站发表时间:[2024-10-30] 来源:昌平法院 作者:
  2023年7月,昌平法院和城北街道联合成立北京市首个“双诉双融”共治工作站。期间,昌平法院探索多元解纷新模式,助推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工作站在辖区相继铺开。一年过去了,“双诉双融”共治机制成绩如何?又有哪些经验做法?2024年10月29日,昌平法院联合城北街道、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阶段性成效并通报典型案例。
  “推行一年来,累计调解纠纷773件,成功594件,成功率77%,靠前化解重难点工单1381件。”通报会上,昌平法院晒出“双诉双融”共治机制“成绩单”,党组成员、副院长潘幼亭介绍道,该院已联合辖区10个镇街建立“双诉双融”共治工作站,通过“诉”前调解与接“诉”即办工作精准对接、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双向融合”,形成源头解纷合力。截至目前,12368热线对接“双诉双融”涉法涉诉类工单办理满意率100%。该机制入选2024年全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优秀案例典范,为北京市唯一入选案例。
  据了解,“双诉双融”共治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调动多元解纷力量,建立了“网格员初步调—社区(村)进阶调—工作站深入调—法院诉调对接”的分层过滤模式。在此过程中,法院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做好诉调对接工作,累计培训指导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调解力量的解纷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延伸司法职能,运用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方式提供服务保障,推动治理效果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双诉双融’共治工作站推动了法治、德治、自治力量的深度融合,提高了诉求人满意度,实现了多方共赢。”区城指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仇哲说道,推行一年来,昌平区受理12345市民诉求同比下降9.87%,“双诉双融”共治工作站调解量较大的讨薪类、物业类问题接诉即办平均成绩同比去年1-10月分别提高1.86分、1.18分,降量提率效果显著。
  通报会上,城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芮磊介绍了该街道作为“双诉双融”共治机制先行者的“城北经验”。城北街道建立“双诉双融”共治工作站、12个管区级工作分站、51个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共治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2023年7月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404件、调解成功298件,调解成功率73.8%。
  昌平法院还通报了六起典型案例,从12368热线对接“吹哨报到”、群体性欠薪“绿色通道”办理、涉农地纠纷“一揽子调处”等多角度介绍了该院开展“双诉双融”共治机制的有益司法实践。
  在一起小区漏雨纠纷中,昌平法院与城北街道依托“党建+双诉双融”促成了漏雨纠纷和安全隐患双化解,获得居民们的点赞。2023年7月,某小区多家住户出现漏雨,其中周先生家墙面渗雨,他向物业反映后未得到维修。2024年5月,周先生担心雨季来临发生漏雨,便通过12345热线提出维修诉求。社区工作人员依托“双诉双融”共治机制拨打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向法院“吹哨”寻求法律帮助。昌平法院立案庭党员干警与城北街道党员共同前往现场勘验,发现某通信公司在楼顶建造的设备房和墙体保温层开裂是导致漏雨的原因,且设备房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因此,拆除设备房并对楼顶整体做防水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物业公司和通信公司均不想承担相关费用。
  在“双诉双融”调解工作会上,街道组织各方代表展开调解。会前,街道向法院提出指导调解的需求,法院干警向街道工作人员讲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并分别释明了违法建设、漏雨造成财产损失引发纠纷的法律风险。最终,通信公司同意自行拆除设备房,物业公司则对楼体进行维修,这起工单圆满解决。
  昌平法院立案庭与城北街道开展支部共建,联合成立“双诉双融”功能型党支部,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设党小组,法院党员干警落实“吹哨报到”机制,及时回应司法需求、提供调解指导,激活联系群众“神经末梢”。
  今后,昌平法院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为着力点,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上有新作为,推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探索“枫桥经验”新实践中积累更多“昌法经验”。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