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实施之际,5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及《互联网企业廉洁发展倡议书》,同时举办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治理座谈会。市级人大代表和学界代表、互联网协会代表以及十余家互联网企业受邀参加此次活动,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治日报等十余家媒体到现场参会。发布会由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戴国主持。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治理座谈会暨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发布会,旨在共建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提高行业风险防控能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全互联网从业者以案为鉴、自省自律,社会各界携手织密监督网络,共同守护公平、透明、诚信的行业发展环境。
2020年到2024年,海淀法院共审理非国家工作人员贪腐犯罪案件350件,其中,涉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127件,占比约36%,罪名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涉案金额3亿余元,近三年案件量呈上升态势。
发布会上,海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贾柏岩表示,此次白皮书发布聚焦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问题,立足辖区发展定位、特点,旨在为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海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海淀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徐进介绍了《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主要内容。从案件概况、犯罪突出特征、犯罪成因分析和防范提示建议四部分进行阐释。案件显示,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具有手段隐蔽性强、内外勾结,不法利益形态虚拟化,“小官巨贪”和“平台软权力”寻租现象多发等特点,在预防和治理上,需要形成内外合力,海淀法院将持续将审判工作融入促推社会治理,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随后,海淀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杨光、高曼洁发布了八件涉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典型案例,揭示了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在业务拓展、平台流量和权限管理、事务运营等事项中的贪腐现象,体现了类案突出特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发布会最后,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各地方协会、互联网机构向全行业发布《互联网企业廉洁发展倡议书》,倡导全行业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全周期防控体系;激活技术引擎,筑牢数字化反腐屏障;培育廉洁文化,重塑行业价值共识;推动协同共治,共建行业命运共同体。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部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姗姗宣读倡议书。
图/海淀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