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技术调查官制度运行成果暨前沿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站发表时间:[2025-08-1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8月14日,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砺技十载 智护新程——技术调查官制度运行成果暨前沿研讨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聚焦总结十年工作经验,深入探讨技术调查官制度前沿热点,旨在为制度完善与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查明水平提升汇聚智慧、贡献力量。

研讨会现场
  2014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标志我国正式确立技术调查官制度,至今已届满十年。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全国及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上海、广州、海南等多地知识产权法院及法庭的法官代表,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代表,共7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技术调查官制度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处长宋江涛、最高法院法研所所长陈志远、最高法院民三庭副庭长郎贵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马一德、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崔国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刘双玉分别发表致辞和讲话,从不同维度阐述了技术调查官制度的重要意义与发展方向。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刘双玉发言
  在成果展示环节,来自各地的法官及技术调查官代表分享了技术调查官制度体系构建的丰硕成果。十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全国各知识产权法院、知产法庭积极探索,在技术调查官选任机制、运行模式、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众多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实践样本。
  北京知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鱼水介绍,十年来,北京知产法院在技术调查官的选任、参与诉讼事实查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2024年底,先后选任技术调查官共计306人,参与4360件案件技术事实查明工作,参加175件案件的保全勘验等工作,出具3000余份技术调查意见。参与审理了一批关系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竞争力的案件,多起获得“技术支持”的案件获评中国知识产权十大、五十大案例。
  宋鱼水透露,北京知产法院技术调查官的专业领域不仅涵盖机械、化学、医药、材料、通信、电学、光电七大传统技术领域,而且涵盖了涉及药品链接的医药化学、中医制药领域,涉及植物品种的制种育种、生物科技领域,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通信技术、集成电路领域,同时,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的深度不断拓展,涵盖从诉前保全到庭审、勘验、证据保全、调解、判后释明等诉讼全流程。
  研讨环节将会议氛围推向高潮,与会代表围绕“中国技术调查官制度实践与发展”“比较法视野下技术调查官制度的镜鉴”“进一步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的立法构想”三个专题依次发言,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就技术调查官制度现存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展开深度研讨,提出诸多前瞻性、建设性的思路与建议。
  文并图/董振杰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