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公证机构共办理公证事项1400余万件。2017年以来,全行业累计为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17000余件,减免费用近700万元……8月20日下午,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公证协会召开《公证法》颁布二十周年暨《北京市公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公证行业发展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在当天的发布会现场,还举行了公证员宣誓仪式。
《公证法》颁布20周年暨
《北京市公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现场
全市20年来共办理公证1400余万件
坚持公益属性和公共法律服务的职能定位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福威介绍,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证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公证机构共办理公证事项1400余万件,其中,国内公证事项793万余件,涉外公证事项597万余件,涉港澳台公证事项10万余件。
近三年,北京公证行业为各类企业办理公证71万余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公证服务18万余件,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市始终坚持公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属性和公共法律服务的职能定位,让更多的公证便民利民惠民举措落地见效。研究制定《首都公证行业执业理念体系》《公证公益法律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12类公证公益法律服务事项,同时将公证公益法律服务情况纳入公证机构及人员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年度公证质量检查范围。近年来,北京市公证公益法律服务总量持续上升,2024年达到19.21万件,在全部公证业务中的占比达到30.14%。2017年,将为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范围从80岁降低到70岁。2017年以来,全行业累计为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17000余件,减免费用近700万元,在全国公证行业形成了典型示范经验。
近年来,北京市陆续推出核减证明材料清单、有关公证事项“一网通办”、减免特殊群体公证费用、缩短办证时间等为民办实事举措170余项。此外,协调市发改委两次降低公证收费标准,让利于民。自2019年起,赋予债权文书具有执行效力、提存、财产继承和赠与等涉公证服务收费标准全面下调,译文代办收费全面取消,总计减免费用约2亿元。
在涉外公证方面,北京24家公证机构均可办理涉外公证业务。近三年,北京公证行业共为企业、个人办理涉外公证事项69万余件,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辐射“一带一路”沿线90%以上的国家。2024年5月和2025年5月,法国驻华大使馆两次向北京市司法局致感谢信,对北京市公证机构为打击侵权行为、维护法国葡萄酒商权益提供的高质量公证法律服务给予高度赞誉。
185项公证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将见义勇为人员纳入法援范围
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处处长任宇平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结合北京实际,推出一系列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增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北京市司法局开展“公证减证便民”行动,规范41项证明材料清单,删减66项证明材料,有效减轻群众办理公证时的举证负担。在北京,185项公证事项实现让申请人“最多跑一次”,基本涵盖主要公证业务领域。同时,推出将见义勇为人员纳入公证法律援助范围、集中办理遗嘱公证、“公证送法下乡服务周”等7项为民办实事举措,方便群众办理办证。
2024年,北京市司法局开展“公证提速增效”行动,让群众感受一个“快”字,围绕“快受理、快核实、快审批、快出证”,使158项公证事项(事务)办理期限分别缩短至“5、7、10”个工作日,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范围33类106项公证事项(事务),对符合条件的公证事项实行“容缺受理”,群众有了更佳的办证体验。
2025年,是“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北京市司法局将扎实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主要是解决“好”的问题,旨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细服务,推动北京公证服务群众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发布会现场,举行了公证员宣誓仪式
为当事人解决急难愁盼
她体会到公证工作的价值
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团支部书记朱青讲述了自己从事公证工作中的故事。
几年前的一个冬日,一位面色沉重的女士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沓厚厚的医疗票据。原来,她受一位旅居在京的台湾同胞委托来办理公证。这位台湾同胞因突发重大疾病正在ICU紧急救治,100多万的医疗费用是他自己先行垫付的,经济压力非常大,急需到台湾地区进行核销,而这次医疗票据公证正是为他办理医疗核销并维系后续治疗的关键。
情况紧急,朱青立即开启了涉台绿色通道。为这位女士做完公证受理手续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对当事人的病历和票据进行紧急调查核实。同时为了最快出证,她连夜拟好公证词、做好转递相关手续。第二天一大早,在市公证协会的配合下,特批先用电子方式发送公证书副本到台湾海基会用于核验,同时邮寄纸质公证书副本。
“几天后,我收到了那位未曾谋面的台湾同胞的感谢信,在信里他说:这次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加油的公证服务,让他感受到了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朱青说,通过这件事,她再一次体会到了公证工作的价值所在,“我们不仅仅是在履行公证程序,更是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服务中,传递着法律的温暖关怀,帮助当事人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