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北京首部反诈主题微电影《心防》上映

为新生送上开学安全第一课

本站发表时间:[2025-08-2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我一个高考600多分的天之骄子,怎么会成为电诈的对象?什么人能骗得了我?”大学生林醒这样说。不过,在手头紧张时,听说刷单挣钱非常容易,林醒还是拿起了手机,在半小时内赚到了500钱后,投入全部身家5000元钱希望赚大钱……不出意外,他总共被骗数万元钱,还借上了网贷。
  以上是反诈主题微电影《心防——重生之我在大学干反诈》的桥段。
  为深入推进校园反诈宣传,提升北京高校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北京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联合国家大剧院、抖音集团,共同策划拍摄了北京首部反诈主题微电影《心防——重生之我在大学干反诈》,并于8月22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首映仪式。北京大学2025级4000余名新生参与活动,通过集中观影、反诈大使讲反诈、有奖问答等环节,共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安全第一课。
  首映前,市委教工委、市公安局、北京大学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教工委相关负责人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安全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市委教工委将推动反诈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微电影的推出,是公安机关与高校创新宣传形式的重要尝试,旨在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有效增强学生防骗意识和能力。
  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强调,学校始终将学生安全放在首位,此部微电影的宣发是学校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举措,并鼓励新生要学以致用、筑牢防线,让反诈知识辐射更广大的社会群体。
  观影过程中,同学们被影片新颖的表现形式和紧凑的剧情所吸引。据了解,该微电影由国家大剧院的青年演员和反诈民警共同创作,以真实案例为蓝本,以“重生”为创意切口,讲述大一新生林醒经历电信网络诈骗后,从受害者“重生”为识诈防诈达人,为实现“无诈校园”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故事。
  观影结束后,主创团队登台分享创作历程。据影片导演介绍,团队在剧本创作阶段深入调研了高校常见的电诈手法,力求真实还原诈骗套路,通过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骗局,从而提高警惕。参演人员表示,拍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电信网络诈骗对受害者造成的危害,希望影片能唤醒更多人的防范意识。 
  在分享环节,北京大学2025级本科生刘桓宇、何枝纯、于欣宁都表示,影片情节紧凑、贴近现实,兼具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通过观影不仅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了全新认知,更提升了自我防诈识诈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还邀请资深主持人、抖音反诈大使董浩到场,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反诈历程,并向全体同学发出反诈倡议。
  此外,在现场设置的反诈案例有奖问答环节,北京市反诈中心民警结合电影情节和真实案例,向同学们普及了常见诈骗手段及应对策略,并回应了同学们的反诈知识疑点,引发热烈反响。
  据悉,北京警方将以此次微电影首映为契机,联合市委教工委在全市92所高校组织全体新生观看,并通过反诈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持续推动反诈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推动“无诈校园”建设走深走实。
  文/董振杰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