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深耕普法沃土 筑牢法治根基

昌平法院交出“八五”普法工作亮眼“答卷”

本站发表时间:[2025-09-05] 来源:昌平法院 作者:
  打开手机,一篇《起底新型网暴“开盒挂人”》普法推文近日刷“爆”朋友圈,文章深入浅出地剖析“人肉搜索”的法律边界,网暴酿成的法律后果发人深省。在市委网信办主办的2025年第二季度“京彩”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这部由昌平法院精心策划制作的宣传作品被评为“网络正能量文字”。这正是昌平法院自“八五”普法以来探索创新普法工作机制,让法治精神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理念化为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昌平法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迭代普法内涵,多次获评北京法院“新闻舆论工作先进单位”,获评“运用《法治日报》做好法治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立柱架梁 构建普法新格局
  在流村镇老峪沟村普法驿站,法官刚结束一场关于邻里纠纷的调解,随即又针对旁听居民关心的物权问题现场开起了“法律小课堂”。
  “法官就在身边,有事儿随时能问,心里踏实多了。”贴近生活的法治服务获得周边居民的认可。
  37个分布在各镇街的法官工作站和法官联系点以及24个精心打造的“普法驿站”,正悄然改变着居民与法律的距离。依托这些集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法治便利店”,逐步由点到面,构建起一个个“小、精、近”的便民普法服务圈。
  此外,昌平法院梳理了一套《重大时间节点普法目录》,指导着全年“月主题、周重点、日活动”的宣传节奏。三八妇女节前讲妇女权益,开学季进校园讲防欺凌,重阳节进社区讲防范养老诈骗……内容跟着节点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五年来,该院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558场活动,触达受众超过10万余人次。
  “八五”普法启动后,昌平法院将普法工作纳入全院工作总布局,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并精细分工,通过普法责任清单、年度计划和明确的量化考核将普法责任明确到部门,再通过健全的督导机制,“月度提醒、季度通报”,确保普法工作不走过场,落地见效。
  指尖课堂 打造云端新阵地
  互联网时代,普法阵地向云端延伸。昌平法院的“两微六端”新媒体矩阵早已成为辖区居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窗口。点开账号,“小案大民生”栏目用真实案件讲述法理人情,“民法典小课堂”将枯燥法条转化为生活贴士,“法眼看剧”更是紧跟热点,从热播剧中解读法律知识。据统计,2021年至今该矩阵已累计发布各类普法信息超过7000条,新鲜有趣的普法内容屡屡引发网友热议。其“人民号”账号获评全国法院“百优新媒体账号”。
  昌平法院在创新表达上下足了功夫。综合运用动漫、漫画、短视频等手段创造表达新范式,率先推出北京法院首个动漫形象“昌小法”,以其可爱、亲和的形象为普法增添趣味性。该院制作了126部微电影、微动漫和短视频,这些形式活泼、内容精良的作品凭借着创新的形式和精准的解读,让严肃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可亲,其中多部作品在全国赛事中获奖。
  精准赋能 奏响普法“协奏曲”
  昌平法院将普法工作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脉搏,普法与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夜间法庭”、“双诉双融”共治机制、“全院一件案”机制等特色工作,不仅高效化解了辖区矛盾,也成为讲述法院服务大局故事的生动素材,相关经验做法获《求是》杂志、《长安》杂志等权威刊物的关注和刊发。
  依据动态更新的“普法需求清单”,昌平法院梳理出的易发、多发的矛盾纠纷,如工伤认定、涉宠物消费等,法院5年来召开专题新闻通报会26场,发布典型案例156个。其中,“独身女子去世遗产继承案”、“可视门铃侵犯隐私案”等经典案例获《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针对不同群体,昌平法院开展“点单式”普法,特色普法品牌应运而生。面向青少年的“青春灯塔”品牌,将模拟法庭搬进校园,孩子们身着法袍,扮演审判长、公诉人,在“实战”中感受法律的威严。面向企业的“安商惠企普法行”则带着“京企法律服务包”上门,精准护航企业发展。
  固本培元 建强普法“主力军”
  强大普法成效的背后依靠的是一支严格选拔、素质过硬的普法队伍。在昌平法院,活跃着“爱家”普法团队、“零距离”山区法官普法团队、“金色年华”退休法官志愿服务队等多支专业化队伍。他们不仅深入基层,还联合司法局、镇街等力量,为“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及各类调解组织提供培训指导,不断扩大普法“朋友圈”。
  培训队伍的专业素养也在持续升级。院里建立起常态化培训机制,聚焦民法典、社会治理领域新规定、常见纠纷调解等重点内容开展授课,定期举行“普法茶话会”分享心得,法治宣传专业能力不断迭代升级。这支队伍中,已涌现出多名全国法院“网评之星”和北京法院新闻舆论工作先进个人。
  昌平法院还摸索出一套“需求收集-分析研判-精准供给-效果反馈”的闭环模式,与区委党校共建“依法行政现场教学基地”,在一堂堂以真实行政诉讼案例为蓝本的互动教学课上,来自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法官引导下热烈讨论着行政执法规范性等问题。“这种沉浸式教学,比单纯听课印象深得多。”一位参训的基层干部表示。
  当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化作普法驿站里的生动讲解、指尖屏幕上的趣味动画、校园法庭中的模拟审判、企业车间里的精准服务时,法治便不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照进百姓生活的温暖阳光。昌平法院精细分工明确路径,线上线下阵地融合,精准供给靶向发力,全力打好“八五”普法收官战,让法治的种子在基层沃土中生根发芽,为护航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为“九五”普法谋划崭新篇章。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