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北京日报|一中院“创新工作室”助45家困境企业重生

本站发表时间:[2025-09-15]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前不久,北京天坛医院携手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人工智能大模型“天枢”正式发布,该模型可为神经疾病专科医生提供深度智能辅助。而就在两年前,安德医智公司还因深陷资金危机被迫破产重整。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托举之下,安德医智公司带着1.5亿投资重新起航。
  为了助力像安德医智这样的困境企业破茧重生,给予更多企业全生命周期司法守护,一中院聚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挽救了45家中小企业,编写出版的《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成为万千企业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精准指南。近日,该创新工作室获评“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聚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一中院管辖区域内,中央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特大型国有企业云集,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都坐落于辖区内,加之北京破产法庭集中管辖着全市的破产案件,让该院审理案件的范围涵盖了企业从“生”到“死”涉及的全部法律领域。
  拥有独特的区位特点、案件资源和审判优势,该如何更好地承担起推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服务首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职责使命?
  2023年3月,由院长马强亲自挂帅的一中院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集合院内全国审判、检察业务专家,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等18名核心成员,打破业务庭室界限,调动全院涉企法律纠纷审判资源,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课题攻关、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
  助力困境企业破茧重生
  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着众多家庭的就业生活、投资者的权益兑现甚至是产业的创新发展。对于陷入困境但仍有重整价值的企业,工作室创新机制,建立起多元司法挽救体系。安德医智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
  作为一家专注于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中小微企业,安德医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治疗辅助决策等领域。然而,由于融资“对赌”失败,公司账户被查封,创始人房产被拍卖、股权遭冻结,安德医智彻底陷入资金链危机,于2023年7月向一中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安德医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质和众多专利,这样的企业还有重整价值。”承办法官苏汀珺介绍,法院第一时间适用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工作办法,开启企业救治通道。
  通过市场化招募投资人,及时稳住职工团队,延续企业关键科研项目;引入债务人企业自行管理机制,在管理人的监督下继续开展研发、经营和公司管理,在企业最困难时期继续创造经营价值;创新使用出资人权益保留规则,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前提下,由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的创始人承诺继续为企业提供服务不少于3年作为“对价”,间接保留个人部分股权,重新激发其创新潜力,提升企业重整价值。通过快速重整程序,该案仅用3个多月就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为企业引入投资1.5亿元。最终,企业破茧重生,创业者继续耕耘,员工保住饭碗,欠付工资及补偿金全额清偿……
  上市公司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也曾深陷退市危机,破产重整成了破局关键。一中院创新资产处置模式,大规模剥离处置企业亏损资产,并开创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与子公司破产清算协调审理模式,一揽子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重整后引入超10亿元投资,化解逾31亿元负债,股市中数万名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得到维护,公司也掉转船头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业务,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文投控股董事长徐建感慨道:“公司通过重整程序集中清扫历史障碍,快速调整资产结构,精准引入产业投资者,最终顺利实现股票‘脱星摘帽’。这份从困境到新生的跨越,源于法院高效、专业的司法保障,对此我们心怀感激。”
  据统计,在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两年多时间里,像安德医智、文投控股这样被挽救的企业有45家。
  给予企业全方位司法守护
  创新工作室的眼光远不止于挽救困境企业,而是将一中院突出的人才优势和案件资源转化为助力企业规范内部治理、防范法律风险的全方位司法保护。
  一中院研究室主任何锐介绍,工作室编撰了30万字的《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防范指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释法答疑,将企业在创立期、成长期直至终止期容易遇到的各类法律风险难题进行全面梳理,逐一开出“预防良方”,精准指导企业防范化解。指引发布后备受企业关注,电子版已有3万余人次下载。
  此外,工作室还开展超龄劳动者用工关系、竞业限制等涉企典型及前沿问题调研近20项,两项课题中标最高人民法院重大课题。针对涉企类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发出司法建议20余份,堵塞管理漏洞,破除行业乱象、规范企业经营,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