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25年10月10日05版)
十六区和经开区均已建区级综治中心
注重发挥多元力量化解矛盾
作为矛盾排查化解的重要一环,综治中心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执法检查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持续加强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段时间建设,本市十六区、经开区均建立了区级综治中心,努力实现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一个涵盖区、街道、社区三个层级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逐步建立起来。区级层面,以通州区综治中心为例,该中心统筹矛盾问题较多的住建、人社、市场等8个部门30余人常驻其中;发改、卫健、教育等6个部门,法学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派员常驻或轮驻;有关社会力量随叫随到,推动形成“整体联动、功能互补”的一体化治理格局。街道层面,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综治中心引进了“检爱护航”什刹海工作站、诉源治理工作站、警务工作站、常驻律师以及公证等治理辅助资源,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站式解决问题。社区层面,以朝阳区太阳宫地区为例,15个社区综治中心全部投入使用,社区以书记站长“双组长制”领导配置,统筹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地区启用“社区治理+网格聚力”双引擎模式,吸纳楼长、律师、退休党员等进入网格,动员社区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据了解,建立规范化的综治中心已成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抓手。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就是立足北京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着眼于为群众解决问题、为社会稳定兜底的工作需要,努力推动资源整合、要素集合、力量聚合,牵动各方力量依法充分履职,并促推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源头和萌芽状态,推动实现“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维护社会大局长期稳定。
案例
东城区综治中心
开展全量矛盾纠纷摸排
依法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今年6月30日,位于什锦花园胡同23号院的东城区综治中心正式成立。立足区情,“集约高效、职能精准、协同联动”是这里的关键词,实现群众化解纠纷“只进一扇门”,诉求依法高效解决。物业纠纷、邻里矛盾、法律咨询、家庭纷争、遗产继承、劳动维权……这个百余平方米的空间面积虽不大,但只要走进大门,老百姓的问题就能在这里得到回应。据统计,该中心平均每天接待量在40人次左右,到了信访接待日高峰期,能有百余人次。
走进东城区综治中心,8个接待窗口一字排开。现场,几位市民正拿着材料向窗口的工作人员咨询。这个区级综治中心由原信访大厅改造而来,不仅面积变大了,功能也更为丰富。除了8个群众接待窗口之外,还有调解服务区、心理服务区以及指挥调度区。这里实行“5家常驻、12家轮驻、多部门随驻”的弹性机制,东城法院、东城检察院、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信访办是常驻部门,各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此全天候办公,随时准备接待来访群众。现场还有一名律师,同时承担东城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职责,为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开展兜底调解。
2021年7月至12月,李先生带领的建筑施工队为北京一家公司提供消防劳务,完工后该公司拖欠9.7万元工资,多次讨薪及求助调解未果。无奈之下,今年7月,李先生向东城区综治中心邮寄了材料。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聚焦矛盾症结开展法理攻坚,精准锚定核心矛盾——“付款责任链条”:针对涉事公司“业主未结款”的推诿,依托综治中心平台的法律支持资源,准确援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六条,指出施工总包单位的法定直接支付责任,有效阻断责任转嫁的可能。同时,引导李先生理解该公司经营困难,换取公司书面承诺。中心建立动态跟踪机制,确保协议落实,最终促成该公司签署分期付款承诺书。依托综治中心的多元调解机制和法律支持平台,这场持续多年的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彰显了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的平台优势,既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一位来自司法部门的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来此的大多数是涉诉涉法的诉求,其中‘重复访’案件较多,大部分已经走完法律程序了,但当事人仍不满意判决结果,想不通、心理上接受不了,到了综治中心,公检法司几个窗口挨个聊一遍,聊清楚了,心里也就能舒坦些。我们能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是一个疏导情绪的窗口。”
据东城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除五个常驻部门外,轮驻部门会按照矛盾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派驻。“今年暑期,涉及上学的事项较多,区教委在此常驻了一段时间。等到了年底,劳动纠纷、薪酬发放问题可能较为频繁,届时计划邀请区人社局前来。要是遇上复杂的积案、硬骨头,还会专门邀请有关部门、当事双方来到综治中心的调解服务区,大家面对面将问题说开。”她还透露,“由于这里运行时间不久,可能全区许多部门对综治中心没什么概念。我们计划将相关部门都请进来至少驻扎一周,让他们对综治中心的运转有个直观认识。”
据了解,目前东城区搭建了三个区级综治平台,形成了“一主两副”的工作格局:区级中心阵地实现了区级政法单位及信访办、房管局等相关部门的31名干部常驻办公,牵动全区17个街道综治中心、163个社区综治中心,以及6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一揽子调解、全链条解决”。此外,南北两片阵地由公安分局主建,南片阵地利用原天坛公园派出所旧址打造庭院式调解平台,今年7月以来推动300余起案件“事心双解”。北片阵地则位于地坛公园,目前正在装修改造,预计年底前正式启用。今年6月以来,整个东城区开展了三轮次全量矛盾纠纷摸排。2025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