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管理要素”功能作用。北京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工作部署,着力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以高水平管理推动做实高质效办案。“京检在线”开设专栏,以期展示实践成效,交流成熟经验。本期推送市检四分院构建“双线联动、三系协同、四维赋能”大管理格局,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的实践成效。
市检四分院全面贯彻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工作部署及市检察院落实要求,构建“双线联动、三系协同、四维赋能”的大管理格局,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打造案件质量管控体系,为持续深化“跨、特、专、精”改革路径提供扎实保障。
双线联动,压实层级责任
织密垂直管理链条
坚持“1+1”领航,检察长和检委会双重驱动。立足跨区划特点,构建“检察长把关+检委会审议”宏观管理体系,把牢改革发展方向。深化宏观指导,检察长牵头抓总,制定完善业务质效分析交流制度,定期召开检委会专题会议,深入分析案件办理特点和业务发展态势,强化对检察业务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强化业务学习,检委会办公室组织全院检察官轮流领学“四大检察”重点内容,形成研案必先学习机制。完善闭环管理,会前对案件争议点严格把关,以“前置过滤”代替“会上纠错”,构建检委会“事前把关-事中审议-事后复盘”的闭环管理机制。
完善“1+N”网格,管理和办理有机统一。以案管部门为原点,纵向延伸形成N面多层管理网格,实现“全院覆盖、全程管控、全员参与”。做优案管+源头管理。发挥案管部门检察业务管理枢纽作用,强化与侦查机关沟通协作,精准做好收送案审核、律师接待等工作。持续强化线索源头管理效能,全程跟踪检察监督线索移送,及时破解堵点。做实案管+多元管理。案管部门为全院全员提供多维度、精准化、网络化服务管理。坚持“数据+业务”融合,助力差异化加强检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着力针对复合型专门监督进行质效分析,通过季分析、年总结等指引业务工作方向,推动“三个结构比”持续优化,非刑事检察结构比常年保持在55%以上。通过“智能+人工”双途径开展数据质量管控,依托定期流程监控通报、专项流程监控活动提升办案规范性,2024年以来开展案件信息核查50余期。建立办案期限动态预警机制,对长期未结案件重点标注,有效防止“边清边积”。完善案件评查机制,建立评查人才库,交叉指定评查检察官,2024年以来共评查案件220件。做好案管+业务部门自我管理。明确办案部门为检察业务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组建跨部门联合核查小组,以“提前提醒预警-业务部门自查-案管部门复查”三级核查流程前置质量防线,同时建立问题分级处置机制,提升协同质控能力。
图为市检四分院组织召开质效会商会及数字检察调度会
三系协同,强化部门联动
构建协同监管平面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动以评价促提升。案管部门与政工部门协同优化检察人员业务全景评价体系,重点从质效研判深度、案件评查精度、数字检察创新度等方面,综合衡量检察官履职成效,将评价结果作为检察人员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形成“以评价促成长、以研判强素能”的良性循环。
打造动态评价体系,实现全院精准智管。搭建全院、各业务部门、检察官三层立体“全院智管”体系,通过AI技术整合检察官基本信息、办案质效、奖惩记录等多维度数据,绘制智能分析、动态跟踪的“检察官画像”,生成涵盖全院检察官业务能力、综合素养的雷达图,实现实时动态评价,助力检察官知优势、补不足。
筑牢严密惩戒体系,守住司法公正底线。强化案管部门与检务督察、纪检部门协同联动,围绕违法违纪线索发现、移送、调查全流程,织密惩戒网。在案件管理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违纪线索、在案件评查中发现需追究司法责任情况等,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开展调查,严肃纠正不规范司法行为。
图为市检四分院检委会扩大会学习
四维赋能,夯实保障支撑
激活长效发展动能
人才赋能,形成“选育管用”人才保障链。坚持“管案”与“管人”相结合,以“管人”助推高质效办案。注重吸纳具有金融、知产、涉外等背景专业人才,优化内部检力资源配置,一体强化“自驱激励+专项带动”“分类施策+关心关爱”“交流轮岗+推优输送”培养举措,着力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能。8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专家、骨干人才,24人次入选北京市检察机关专家、骨干人才。
机制赋能,助力京津冀铁检机关协同发展。发挥市检四分院“统、领、帮、促、带”作用,建立京津冀铁检机关协同发展联络办公室,构建“同题共答、同步调研、同堂培训、同建平台、协同办案、共同发展”的“六同联动”机制,形成履职合力。协同加强铁检机关两级四院案件质量管理,构建“各院常规自评+专项交叉评+重点提级评”模式,建立“评查问题整改-优质案件表彰-重点案件讲评”工作机制,以评查促案件质量一体提升。
研究赋能,畅通大调研格局与成果转化通道。强化法律政策研究室统筹指导作用,聚焦深化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及检察业务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不同层级专题调研,构建全院“大调研”格局。同时,推动检察官、业务部门、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委会“四点一面”,形成案例培育合力,今年以来12件案件获评市级以上荣誉。
数智赋能,构建“精准支撑”技术保障台。紧抓战略机遇,全市率先在检察工作网部署DeepSeek版法律监督垂类AI模型“万象问数”,模型已被调用11万次,全方位赋能检察办案、业务管理、综合事务。2025年1-8月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线索243件,建立监督案件122件,“万象问数”大数据中心获评2025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典型案例。
图为市检四分院举办2025京津冀铁检机关两级四院案件质量评查联合小组检察官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