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全市“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16个区结合实际各自举办主场活动,40个市级重点普法责任制单位以及45所在京高等院校也将相继开展普法活动……11月21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宪法宣传周”暨“八五”普法品牌征集评选活动相关情况。自活动启动以来,共征集媒体类、团队类、项目类品牌461个,最终确定72个品牌入围。
16个区结合实际举办主场活动 政法单位和高校积极参与
据介绍,今年12月4日是第12个“国家宪法日”,中共北京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北京市司法局将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在全市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12月初,将在城市副中心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北京市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展,展出书法、绘画、海报、视频等作品120余部,全面展现“八五”普法以来首都群众参与全民普法、弘扬法治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市区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的“宪法宣传周”活动整体呈现出“1+16+40+45”协同发力、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1”是指市级层面举办一个启动仪式。初步计划12月1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全市“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届时将发布宪法宣传片、海报,各区、重点普法责任制单位活动举措。
“16”是指16个区结合实际各自举办主场活动。各区将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组织文艺汇演、成果展示、普法嘉年华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普及。例如,朝阳区将举行“幸福家园协奏曲”普法话剧演出,丰台区将推出法治文化嘉年华暨法治书市活动,延庆区将举办法治文艺大赛决赛等。
“40”是指40个市级重点普法责任制单位开展的普法活动。如,市委网信办的“e法润京华”网络专题活动,市公安局的防诈普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市高级法院的“京法巡回讲堂”……这些都是相关行业系统整合优质资源、运用优势平台,推进宪法宣传工作的重要尝试。
“45”是指45所在京高等院校开展的普法活动。这也是今年北京市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一个新亮点。
北京市“八五”普法品牌征集评选活动 共有72个品牌入围
自北京市“八五”普法品牌征集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共征集媒体类、团队类、项目类品牌461个。经专家组严格评审,最终确定72个品牌入围。
北京市“八五”普法品牌征集评选活动呈现参与覆盖面广、领域分布均衡、品牌示范效应显著等特征。如,丰台区2001年建成的普法茶亭,近年来依托AI技术实现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市公安局“守护未来”项目带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00余场,发挥了良好示范引领作用;北京地铁“轨道上的法治文化平台”整合全市17条地铁线路、上万块电子屏幕,让群众在出行中自觉接受法治熏陶;市高院开展“京法巡回讲堂”1万余场,覆盖受众2332.8万余人次。
本次品牌评选工作涌现出一批兼具实效性与传播效果的普法创新特色品牌。例如,“首都网络普法联盟”通过整合网络普法资源,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协同宣传机制,形成普法工作合力。“时间说法”作为一档全媒体普法栏目,采用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全媒体形式,建立“热点事件+法律解读”的普法模式。“抖来普法”依托短视频平台,以生动案例、趣味解读等方式提升法治内容传播效果,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千万次。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普法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宪法宣传周”活动以及“轨道上的法治文化平台”普法品牌情况。
文/董振杰
图/董振杰、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