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护航成长,千里奔程法治筑梦”。 6月17日下午,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一安排和部署,全市法院第52场“感受司法阳光,见证司法改革——请代表、委员、监督员进法院”系列活动在北京铁路运输法院举行。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盛蔚、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宋莹,陪同视察并出席了“在法治春风中关爱成长”法治教育共建工作情况主题通报与座谈会。北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玉良,党组成员、副院长杜灵军以及海淀区教委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通报座谈会。会议由市高院办公室副主任盛蔚主持。
人大代表、特邀监督员莅临北铁法院,视察座谈北铁法院在京冀两地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共建工作情况。首先来到了北铁法院第三个法治教育基地——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观摩了一场由该校高一一班的同学们分角色扮演的模拟法庭。在北铁法院法官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五次模拟彩排,台上同学们俨然一副资深法律工作者和真实当事人的模样,向到场嘉宾展现了一场庄重严肃的“庭审”,“法官”居中威严,“当事人”情真意切,“法警”执法规范,“律师”侃侃而谈,“辩论”唇枪舌战。精彩的演出赢得了代表、监督员们阵阵掌声。
座谈会上,王玉良院长首先代表全院干警对各位代表、委员、监督员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铁路法院的历史沿革、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和司法改革等基本情况,邀请大家观看了北铁法院“在法治春风中关爱成长”法治教育共建工作纪实短片。
北铁法院延续五年之久的法治教育共建工作,源自2011年审结的一起未成年人穿越铁路线被火车撞击死亡的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受害人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羊坊路口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庭审之后,法官们不忘社会责任,到地处铁路沿线的羊坊路口小学开展铁路交通安全教育课。
2013年,北铁法院在羊坊路口小学建立了法治教育基地,此后,北铁法院干警每年都会到数百里之外的羊坊路口小学开展法治共建教育活动,从最初的安全警示、上法治课到近期开展的模拟法庭,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北铁法院逐渐建立起干警广泛参与的“关爱少年儿童安全暨常态化法律服务机制”,
今年年初,以“七五”普法规划出台为契机,相继在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第五小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开辟两个新的法治教育基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法治教育的新渠道、新形式,开展更加多彩纷呈的法治共建活动,通过搞好共建活动展现首都法官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为法治护航京津冀协同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听取介绍后,与会代表、监督员们对北铁法院在有限条件情况下,连续五年在京冀两地开展法治教育共建工作给与了高度的赞赏,并围绕如何共筑校园安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升青少年遵法守法护法意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代表、监督员们纷纷表示,希望北铁法院再接再厉,长期坚持法治共建教育工作,与京冀两地的中小学共同谱写关爱少年儿童安全暨法律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