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月4日起,北京市怀柔法院开展了为期40天的“执行破冰行动”,旨在春节前后快结实结一批涉民生执行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案件执行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18年3月2日上午,怀柔法院举行涉民生执行案件集中发款活动,并召开涉民生案件“执行破冰行动”总结新闻发布会,向人民交出一份带着温度的民生答卷。
在执行局集中发放案款活动中,执行法官向16位申请执行人依次发放了包括赡养费、交通事故赔偿款、劳动争议纠纷款项等在内的执行案款共计约127万元,其中涉民生案款为现金644043.17元,非涉民生案款中现金101729元,汇款524000元。
在“执行破冰行动”总结新闻发布会上,怀柔法院副院长孙吉旭介绍,“执行破冰行动”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9类案件,优先、快速执行范畴。“执行破冰行动”期间,共执结涉民生案件147件,执结标的800余万元,执行标的到位率88.6%。司法救助21人,发放救助金17.42万元。
孙吉旭副院长介绍,应当将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与化解社会矛盾有机结合,这是处理涉民生案件的一大要点。特别是对基于婚姻家庭关系而产生的涉及抚养费、赡养费等执行案件,以说服教育、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通过灵活运用执行方法来弱化执行对抗,促成执行和解,才更有益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随后,怀柔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刘金涛通报了三起涉民生执行的典型案例,执行三庭庭长邓少宇公布了怀柔法院第五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据了解,怀柔法院自面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来,相关信息获得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和转发,数万人次的持续关注充分说明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据了解,对于今后的工作,怀柔法院执行二庭庭长张建军通报了《怀柔法院关于加强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的意见》,一是利用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大对被执行人财产查控力度,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作用;二是依法惩戒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加大常规执行措施力度,依法采取罚款、拘留、限制出境、限制消费等强制措施;三是采取司法便民、利民措施,为涉民生案件执行开辟“绿色通道”开设涉民生案件执行咨询热线;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借助社会力量;五是大力做好司法救助工作,帮助困难申请执行人渡过难关;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执行权威,打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