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库 > 随拍

寻找京城里第二个“798”

本站发表时间:[2016-11-29 ] 来源: 千龙网 作者:

由胶印厂改造而成的创意园区位于美术馆后街,77剧场是在4栋老楼中间新建的仓库式剧场,可容纳300人左右,平时经常有小话剧、排练等活动。

不同于798那些德国精英血统的雄伟工厂,蜗居在美术馆后街的北京胶印厂更像是个工业化的四合院,带着北京胡同的市井气息。几栋不同历史的工业楼房分别建于上世纪60、70、90年代,除了层高稍高并无特别,但四面围合之间,曾经有过幽静的院落。可惜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原有产业陆续衰落停产,厂区也面目全非。管线老化裸露,闲置厂房被零散杂乱地分割出租,无序加建使整个厂区拥塞填堵,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2015年11月,北京剧目排练中心在77文创园启动运营,成为戏剧东城和北京戏剧艺术的重要孵化基地。排练中心共设置了19个大中小不等的排练厅和一个合成厅,面向全市的戏剧创作团体,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为戏剧人提供更好的创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城演出机构多年来存在的找排练场难、租排练场贵的困扰。新老戏剧艺术家在这里排练,演出了许多颇受欢迎的剧目。

北京是全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演艺之都,全年演出约 2.1万场,观众超过1千万人次,日均营业性演出场次近70场,全市文艺院团已达到637家,其中92%为民营团体,且仍有不断增加之势。随着文艺院团的不断发展壮大,排练场所、剧场供不应求的现象愈加突出。仅以市属11家院团为例,它们共有32个排练厅,总面积6930平方米。2014年11家院团新创剧目30余台,复排加工提高剧目60余台,如若新排剧目和复排剧目同时进入排练期,部分院团就需要另租场地排练。而民营院团的情况就更艰难一些。他们全部要在市场上租排练场地。由于时间不能确定,场地不能保证,民营院团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77剧场的建立正是应运而生,极大地弥补了这一窘境。在这里,排练成型的剧目,可以通过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与保利剧院院线取得联系,优先进入该院线全国39家剧院演出,助力北京文化走出去,更好地发挥北京文化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供稿单位: ]   [责任编辑: 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