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与北京工商联合作,面向诸多企业家代表,就改善营商环境,破解执行难问题举办新闻发布会。上述两家单位及北京投融资商会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发布会结束后,北京一中院的法官分别就执行实施、执行异议、评估拍卖以及财产保全等相关问题与企业家代表进行了互动。
会上,北京一中院介绍了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2018年上半年,北京一中院执行案件收案904件,结案594件,实际执行率82.83%,执行到位金额53亿余元,执行到位率73.27%。结合执行工作以及执行队伍实际,北京一中院还创新了六大执行工作机制,即建立“立保同步、保调对接、保执衔接”工作机制,创新执行财产查控机制、执行财产处置机制、执行案件分流退出机制、执行威慑机制以及执行权运行机制。
北京一中院副院长马来客在会上指出,一中院作为首都中级法院,区位层级的定位决定了法院执行案件呈现出案件标的数额巨大、案件类型丰富多样、案件主体利益多元、案件影响广泛深远和涉众案件多维稳压力大五大特点。对此,北京一中院特别制作并向企业家们发放了“关于执行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执行手册,手册内容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受到了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
最后,马来客副院长特别就“执行不能”和“执行难”如何区分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就企业如何充分保护自身权益,最大化实现债权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经济活动主体要积极采取担保法赋予的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手段,对交易风险予以防范;其次,在诉前或者诉中,原告要积极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防止对方转移、隐匿、毁灭财产,大大降低可能存在的执行不能的风险;第三,在强制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也要积极查找并主动向法院提供法院无法查控到的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切实配合好法院执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