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光影 > 悦读

战“疫”行动|距离不是问题!北京一中院首次实现网上开庭

本站发表时间:[2020-02-0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上诉人,能听清我说的话吗?”

  “被上诉人,你的信号一切正常吗?”

  “好,现在我宣布本次庭审正式开始!”

  “双方信号都已接入,

  现在正式开始询问谈话!”

  2月4日下午,在北京一中院第三审判区第十法庭,由审判长李利,审判员陈实、黄占山组成的合议庭成员准时到庭,案件双方当事人则足不出户在家中利用电脑登录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参与了这次在疫情期间的庭审。这是北京一中院首次使用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实现远程庭审。

  同日,陈实法官在另一起案件中也借助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完成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法庭询问程序,而其中一方代理律师正身处宁夏。庭前,陈实法官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指导代理律师预先下载庭审APP并掌握简单的使用方法,整个准备程序仅用时3分钟。

  在“没有当事人出庭”的庭审现场,法庭的电子显示屏上清晰显示出法官和双方代理律师的画面。法官通过视频连线核实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情况和代理律师的委托代理权限,宣布庭审纪律。屏幕里,双方代理律师详尽地向法官陈述诉辩意见,屏幕外,书记员飞速地记录着庭审全过程。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法定程序,双方代理律师通过网络现场进行了证据交换、笔录核对及电子签名等各个步骤。不到40分钟,一场同步录音录像的在线庭审就顺利结束。

  据悉,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北京一中院对立案、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的工作方式作出集中调整。为满足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方便当事人足不出户参与庭审活动,北京一中院第一时间启动云间网上视频庭审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对各项功能严格测试,确保正式网上开庭过程中系统稳定运行。

  “疫情防控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在线立案、在线庭审、在线调解等线上诉讼活动的常态化、智能化、规范化,充分保障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党组书记、院长吴在存就在线诉讼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多次对互联网法庭调试和启动工作进行现场督导,确保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统筹开展,各项司法审判活动有序进行。

  此外,为便利当事人远程参与诉讼活动,北京一中院还高效运用在线诉讼平台,借助已有的“互联网+审判”创新模式,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优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诉讼活动,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引发疫情扩散风险,切实保障防疫期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北京一中院将在总结在线审判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化智能集控系统平台建设,拓展应用范围,提高应用实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丰富、便利的诉讼服务。


[供稿单位:北京市一中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