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初秋的四川巴中阴雨绵绵。巴州区天马山镇文化广场上,江舟(化名)与他的亲生父母相拥而泣。
广场上,“我为群众办实事,人民公安为人民”“欢迎离散三十一年的江舟回乡认亲”的横幅格外醒目。原来,这是为江舟一家三十一载后的重逢举办的一场认亲仪式。
“团圆”行动指引归家路
2002年某日,还在上初中的江舟在家中发现了一张领养证明,自此在他幼小的心中便种下了一颗寻亲的种子。
1990年,江舟在四川省巴中市被拐卖,他的亲生父母向当地警方报了案,人贩子虽然很快被抓获,但他却因已被多次转卖,没有了踪迹。庆幸的是,在河南省的一次打拐行动中,江舟被当地警方解救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民警能够应用的手段相对较少,江舟被解救后没能找到他的亲生父母,被养父母领养。
“在北京打工时,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寻亲节目,才知道有DNA比对技术。”江舟告诉小编,“当时犹豫了很久,我的养父母对我很好,我怕伤了他们的心。但是,我也不想此生留下遗憾。”
2016年,江舟来到北京市西城公安分局丰盛派出所讲明来意,希望公安机关能够帮助他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随即,派出所民警将情况上报,按照工作流程,及时完成了他的血样采集及上传工作。今年9月初,江舟接到了刑侦支队民警王晖的电话,他的父母于今年8月底在四川巴中采集了血样,他们的DNA比对成功了。
西城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田宇告诉小编,公安部在今年初部署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以来,西城警方严格按照上级部署,采取组织发动、广泛宣传、DNA数据采集等多种措施,已成功为5个家庭找回亲人。江舟就是其中一个。
真心疏导解心结
王晖,西城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从事刑侦工作22年。经验丰富的他介绍说:“按照规定,在通过数据库比对成功后还需要双方重新采样进行正式比对鉴定。江舟接到电话以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的兴奋,从他的言语当中,我听出了一丝犹豫和彷徨。”王晖向小编回忆起最初给江舟打电话时的情景,“能够找回亲人,这对于他们全家来说都是好事,我们不希望给双方带来困扰。在他再次前来进行采血时,我们跟他聊了很久……”
江舟的话很少,只说“这一刻我期待了很久……”表情一直平淡如水的他,眼睛里却泛起了泪光。可能,他脑中浮现的,是梦里一次次与亲生父母见面的场景;他心中回忆的,是小时候一幕幕养父母将他拉扯长大的画面;而他的泪光中浮现的,却是对亲人的期待。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民警除了完成血样采集工作外,更细心地了解江舟亲生父母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现状。“可能这就是父母,我们还没有说明江舟的想法,他的父亲就告诉我们,不要让孩子有太多顾虑,只要知道他过得好就够了。”王晖回忆说。于是,民警拍摄了一些远在四川的亲生父母和家乡的照片,希望能够帮助他打消心里的顾虑。
待民警采集血样后,连夜返回北京,送至西城公安分局司法鉴定中心DNA实验室。经过检验鉴定,实验室第一时间出具了《生物物证检验鉴定书》,确认了李朝新夫妇正是江舟的生物学父母亲。
9月23日下午5点,一行人带着江舟乘坐飞机返回巴中老家。
飞机上,当民警把亲生父母的照片拿给江舟看时,看着年过古稀的父母那陌生又熟悉的面容,他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这就是血浓于水,我想那一瞬间,小伙子的心结真正被解开了,我们之前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王晖说道。
1200多公里,虽然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飞机上的江舟却一直望着窗外……
一叶江舟漂泊三十一载终回亲人怀抱
9月24日一早,京川两地警方陪同江舟驱车30余公里来到了他的家乡天马山镇。镇政府和乡亲们在天马山镇文化广场,为江舟一家三十一载后的重逢举办了一场认亲仪式。
从警车下来到台上只有十几米的距离,对于江舟来说,恐怕是他三十一年中走过的最为漫长的一段路。三十一年前被拐卖,和亲生父母离散,江舟是不幸的;三十一年后,他寻回亲生父母,更多了一份亲情和疼爱,江舟又是幸运的。相拥的那一刻,一声爸妈让眼前的天马山镇变得模糊起来。一家人相拥而泣,江舟掏出手机,递到父亲的面前,“爸,您看,这是您的孙子。”
认亲仪式后,江舟随父母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在家门口拍了一张全家福,江舟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江舟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会一样地孝敬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在京川两地警方的帮助下,他如今收获了加倍的亲情,也会加倍地去回报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