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状态,总让人漂泊难定,心情时好时坏,兴趣盎然的工作和光景惨淡的生活总是如影随行。让人既酸又甜、既痛又快,个中滋味尝了个遍。
月有圆缺与阴晴,人有离合与悲欢,是寻常不过的人生光景。遗憾的是,我是个容易“想得多”的人,也是个喜欢“寄托梦境”的人。最近,我迷上了梦境,恋上了回忆,梦里的光景令人欢欣愉悦,清醒时分却怅然若失。或许,梦里有黄金屋,或许,梦里有颜如玉。我想,是时候给自己的梦和千里之外的你一个“交代”,“交代”完了再整装待发。
一千公里是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在这千公里之外便是我的故乡,便是生我、养我、宠我的地方——安徽肥东。这里,有我喜爱的带有芳草气息、夹着土腥味的空旷迷人的田野;这里,有为我遮风挡雨、伴我学习成长的二层小屋;这里,有我的祖父母、父母亲、兄姐妹和诸多喊不上来的“七大姑八大姨”。
我睡过的田埂、撒过养料拔过草的田地、踏过的菜地!你还好吗?可能,现在那里依旧热闹非凡,你过得风风火火。可能,现在那里足迹罕至,你过得孤独寂寞。风风火火也好,孤独寂寞也罢,在我的时光记录仪中,浮现的都是,我愿踏你千百遍,你却依然待我如初恋的光景。也许,这就够了!我的童年与田野为伴、与昆虫为伍(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学龄前上幼儿园是不太可能的)。在尚未蹒跚学步之时,母亲和祖母就已带我去田间地头,或背在肩上或置于埂上。稍大一些的时候,我便可以在田间地头玩耍了。寂寥无人之时,我便躲在田地里看蚂蚁搬家、看蚂蚱跳跃、看癞蛤蟆吃蚊子。玩伴“入侵”时,我便追着他们满田地里跑,给自己画圈划界。当人,皮痒时也会试试自己的“枪法”,拿着土块朝前面的行人和阿猫阿狗砸几下,现在想来着实惭愧。
义务教育阶段,我的作业总是很快写完,之后便去迎着母亲和祖父母下班。遇到农忙的时候,就去田地里撒撒化肥、拔拔野草。回想孩童时代,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爆棚。一句你干得真好,足以让我脚下生风,快活的劲头敦促我幼苗杂草一把抓,回到家即使免不了一顿打,自己也开心依旧。
现在的我,时不时过年回家还喜欢独自一人去田地里走走。因为,走到那里,我才知道,或许天真的年纪我已经过了,但随处可见的快乐却永不过时、永不褪色,即简单并快乐地发现美的生活。
我居住过的二层小楼,你还好吗?事实是,你过得并不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你应该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前几天,我妈告诉我,新建的高铁将经过儿时的这座小楼,这里要拆迁了。也许会,也许不会,实际上就是要拆了。我想,在小楼即将离开我时,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有留下一张合影。
近几年,家已搬到城里,我每次回家都会在这里小住一段、小憩一会,感受着曾经的点点滴滴。犹记得,在还未建成之时,我那一年刚考了班级倒数第一,被我爷爷追着,光着腚满屋飞奔的场景,现在想想,我还是为我自己的机智和灵巧而幸免于“皮带炒肉丝”而暗暗自喜。来到大学时,在三四个阴冷的寒假里,乱七八糟地看着专业或非专业书的我,凌晨还有奶奶暖被子。以至于在后期考研、考公务员、写研究生论文都有相当的一段时间待在这里,久久为功,汲取养分。
曾经的我,在这个小屋里,三杯两盏淡酒,一杯劣质铁观音,一本有关无关的杂书,好不痛快。我曾说,一本书、一杯酒、一盏香茗,这就是我的世界。现在想想,那时的生活并没有欺骗我,而我也没有辜负生活。
你还好吗,我的母亲!每次听你的唠叨和你的迷之安慰总让我哭笑不得,你总说儿子还很年轻,但又总是挖空心思要介绍对象。你还好吗,我的爷爷奶奶!年近八十的你们,尚未日出便作、及至日落仍未息,让我开心的是,家里的地要征了,以后您来看我的时间就多了!
人们常说,状态不好才会想家,才会回忆。我想,也许是对的,也许是不对的。故乡和故乡里的人,永远是如梦的起点、圆梦的节点、梦碎的医疗点!行囊中谁还会丢了乡音?行囊中谁还会忘了最初的自己?
远方的一切,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