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坐飞机的机会不多,所以每次坐飞机我都会挑选靠窗的位置,珍惜在高空中俯视的机会。我们利用高科技,挣脱物理束缚,可以像鸟儿一样在几千米的高空欣赏广阔而别样的风景,那是在地面上不可得、更不可见的风景。
飞机在跑道上快速滑行,在达到一定速度后,借助动力和惯性迅速腾空而起。视域立即辽阔,地面上的事物立即变得渺小,宽广的马路像浮在地面上的丝带,高楼大厦变成可辨可数的方格,所有的植被连成一望无际的原野。
飞机呈45°上升状态,坐在我前面的乘客,位置越来越高,后脑勺也看的越来越清晰。机舱内充斥着一种压迫力,随飞机快速上升越来越强烈,它压着我的胸腔,封闭外耳道,我能听到脑海里嗡嗡的声音。我头靠在前排的座背上,这样不会有眩晕的感觉。眼睛一直盯着窗外,视野无限放大。随着飞机上升,地面上的东西也越来越小,终于消失在一片迷雾中。
飞机穿破低空的迷雾,此时,我才看清覆盖在天空中,不断向地面压迫的那团热浪。它揉合着厚重的水汽,不断酝酿、翻腾,聚成一团雾茫茫的灰白色,没有清晰的边界,原来这就是在地面上所看到的模糊的天际。
穿过那团雾气,天空突然变得通透、明朗,云更白、更饱满、更立体。飞机在云间穿梭,云就从我身边掠过,自由而不经意。我想伸手去摘一朵云彩,还未反应过来,它已飞至脑后。云中飞行十几分钟,看着窗外触手可及的云朵,一直有种幻觉,我像踩在云上,它看似轻飘,却坚实稳固;它看似随意,却坚定团结。原来天一直这么亮,云一直这么白,很像我记忆里的天空。那时,云是一团团饱满、宽松的棉花糖,悬在河间、飘在山上、挂在树梢,踮起脚尖就可以摘一捧。这是既遥远又清晰的印象啊。
和团团白云告别后,我们来到更清澈、更透明的天空。底色是一片恢宏的蓝,其壮丽已无法用语言形容。是哪位巧夺天空的染匠将天空浸染的如此均匀,又不着痕迹,他应该采用了最精湛的技艺,用尽了世上最好的颜料。在如此清透的苍穹中飞行,心顿时透彻、明亮。我已融在这片天幕中,在定格、在欣赏。此时,云忽然跑到飞机下方。由于位置优势,我俯视着可以尽览云的全貌。这时的云比海浩瀚无穷,比山磅礴大气。它变幻着不同形状,一团团、一簇簇,层次分明,边缘曲线自然。它们正在创造着另一个世界。有两团云像将军指挥的千军万马,两军对峙、剑拔弩张,中间隔着浅浅的天河。河道虽窄,但深不见底、波涛汹涌;有团云像迷路的孩子,焦急地寻找回家的路。它来回游走,不停地向行人问路。后来又跟随我们,跟着我们奔跑;有的云像市场上叫卖的商贩,面前摆着琳琅满目的货物,他一边吆喝,一遍挥舞着双臂,不一会就吸引了大批顾客;还有的云像……我正看得起劲,突然被温柔的声音叫醒了,原来是热情的空姐给我们发放飞机餐。
现在飞机处在平流层,运行平缓,没有颠簸起伏。虽然餐肴摆在面前,我却没有兴致。我的目光还锁在窗外。只一会的工夫,窗外就换了光景,这时天空是一片壮阔的海洋,那些有缝云被撕裂,变成游散的浮冰,密密麻麻地铺散在海洋里,有碰撞,有融合,有消解,有新生。
这片无边无垠的海洋一直伴随我们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开始缓缓下降,我对海由俯视到平视。再后来,飞机开始颠簸,广播里也提醒乘客“飞机正在下降,因气流不稳,飞机会有颠簸,请大家收起小桌板,注意安全……”。我们又经历了来时的风景,由高空飞到云里,由云间又潜入低空的迷雾。此时窗外已迷茫一片,看不清来时的路,更分不清所处的位置。忽然隐约间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大片的绿色,有小片灰色、白色,错落有致地嵌在无边的原野里。飞机还在下降,地面的一切越来越清晰,能看清如线般细细的道路,能分清移动的车辆。窗外的迷雾也渐渐散消散了,外面是我们熟悉的天空,此时飘着小雨灰蒙蒙的。有几滴雨落在窗户上,划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经过几段过山车似的下降,心悬在空中无所依附,又忽然跌落。飞机终于安全着陆,在跑道上快速滑行,窗外是弯曲的跑道和细细的雨帘。下飞机后,我抬头看着天空,云还在空中游荡,乌云也在酝酿,有几滴雨落在我脸上。哦,我刚刚从那里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