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起笔首先就想到山,因为我生长在山区,看了那么多山,看惯了山,也喜欢上了山。山的线条,山的色彩,山的变化,百看不厌。尤其是故乡的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每次都让我想起“送孤鸿,目断千山阻”的诗句。
大概是生长在山区的我从小至今没有见过海,后来虽然有机会北上求学,却因囊中羞涩,只好继续在梦中听听海浪的声音,感受细细的沙滩和海上红红的落日。可是,心中却热切地期望能见到大海,一片蔚蓝的大海。城市人那种蜻蜓点水式的旅游,我向来是看轻的,真正的爱海,最好就住在海边,以海风和海浪为伴,领悟大海的神韵!
不切实际的幻想迟早会烟消云散。儿时曾一度幻想能到北海道去看雪,还有维也纳的金色音乐大厅,荷兰的风车,美国与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时光荏苒,有些梦想仍放飞在天上,有些痴梦则终究随风逝去。看海的愿望也日渐黯淡,无从说起。心中的幻影精灵般高飞在天空中,却没有想到当柔软的翅膀化作细尘,幻影会沉重地跌落在我的心上。飞扬的青春从粗糙懒散的生活中溜走,敏感的心仍飘浮于生活之上。秋的萧瑟,冬的寒冷,春之姗姗来迟和夏的酷热难当,都成为我怪罪生活的借口。没有目标的蜕变过程是如此的漫长……
终有一日,当尼采的文字连同晨曦的光芒照入我的心房,当贝多芬的音乐连同命运绝唱回荡在我的耳旁,依稀间我看到一片海,一片我渴慕已久的碧蓝的海。虚妄的俗念、浮躁的心气,在平和的心境中、在智慧的光辉里渐渐隐去,那片碧蓝色的大海终于清晰、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是的,那片海,心中的大海,它任凭海风之曼妙,任凭海浪之轻吟,却不许丝毫的俗尘杂念放肆地飞扬。它高远,是山雀无法穷极的地方;它辽阔,是井蛙无法容纳的所在;它澄澈,是虚幻无法编织的梦想;它无边无际,烟波浩渺,摇荡着一种静穆清新的碧蓝,那种蓝美得令人心醉,又映射出一片同样碧蓝色的天,空中飘扬着爱尔兰风笛原始空灵的音律,如诗如画。
心中的大海,它浩瀚无垠,却包容在我的胸中,深藏于我的心底。它不靠外在的寻求,而来自内心的召唤。在那里,所有的狭隘都被海风吹散,所有的追求如千万只海鸥在蓝天碧海之间自由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