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12月3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未审庭隆重举行“法育未来、青春领航”——房山法院涉未成年人“七五”普法教材新闻发布会暨12.4普法大会活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为《法育未来、青春领航》普法教材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房山法院党组书记强调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房山法院少年法庭自1987年成立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时间,在这三十年时间里,少年法庭的法官们一直坚持审判与延伸并重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如何从学校角度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是未审庭法官们一直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房山法院未审庭在原《学校法律援助》法制课本的基础上对多年以来的普法工作进行总结,汇编了《法育未来、青春领航》一书,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民事侵害案件中的防护知识等多方面,不同角度的介绍了与学校及未成年人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房山法院未审庭一直致力于平安北京,平安房山建设,秉持审判与延伸并重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新方法、新模式,除编写《法育未来、青春领航》一书外,未审庭有意识地将青少年普法教育打造成让法官走出去“送法进校园”和把学生请进来开展“我心中的房山法院”两大活动载体。法官走进校园,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学生们到法院来,通过参观法庭、旁听案件审理、开展模拟法庭、观看展板等形式,感受法院文化。
两大主题实践活动在辖区交叉开展,“品牌效应”迅速显现,全区未成年人犯罪及校园伤害民事案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但该形式同时针对多所学校,很难在一个未成年人群体中,形成系统效应,达到耳濡目染的浸润效果。
为了解决青少年法制教育不系统、不连贯这一问题,未审庭又探索出在全市首创将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学校教学日常的普法教育新模式——“法制校本课”。即将法制教育按照教学计划分配固定课时,由教师及法官科学安排教学资源,有序授课。经过多年实践,该课程逐步构建起“三讲两课两教一庭一实践”的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体系。三讲,即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均开设法制讲堂;两课,即在中学和小学各开设一门主题普法课程;两教,即为学校培训一名“法制校本课”教师,统一编制一本“法治校本课”教材;一庭,即模拟法庭;一实践,即法官与学生一同走入社区实践。目前,该课程已持续开展6年,依托“法制校本课”建设,多所学校的1000余名师生走进法院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未审庭举办各类讲座16期,使4000余人直接受益。该课程还为全区100余所中小学的700余名德育老师和骨干教师,举办“教师教育”专题讲座。该项目获评“北京法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十大创新事例”,合作校昊天学校连续多年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中获一等奖并获评市级法制示范校称号,也实现了该校学生犯罪刑事案件和民事侵权类案件“双零”的成绩,得到房山区教委及北京市高院的肯定。目前我院也针对辖区打工子弟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重点院校进行法制教育的倾斜,将该普法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未审庭还不断拓展互联网普法宣传阵地,开通普法教育微信公众号“法之翼”,打造普法教育新平台。“法之翼”以分享未成年人防护知识和教育经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定位,下设“法官说法”“家长课堂”和“活动专区”三个板块,分别分享由本院干警撰写的未成年人审判特色案例,特约教育、心理专家在未成年人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及未审庭的普法活动信息。至今,“法之翼”已推送原创信息100余条。
随后,活动进入全区法制校长普法大会环节,高贺亮副院长致辞后,未审庭宣传片《非凡的历程》让在场的嘉宾对未审庭的普法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活动最后,作为北京市百名优秀法制校长的马绍辉庭长结合自身经历及未成年人审判经验以“用心呵护,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为题,给全区百余名法制校长、法制辅导员,讲授了一场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法制校长的培训讲座,受到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任重而道远,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房山法院承诺将继续秉持审判与延伸并重工作理念,以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深耕青少年法制教育责任田,以法律育未来,做青春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