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连续发生火灾、交通和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北京市东城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把握季节规律,周密部署,精准发力,全力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
岁末年初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冬季低温,导致肢体灵活度降低,极易诱发机械设备操作事故;二是冬季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增加,极易诱发火灾事故;三是节日庆典活动频繁,流动人员数量增加,多拉快跑加上雾霾雨雪冰冻天气,极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四是年底抢工期、赶进度、补工位现象多发,员工归乡心切,劳资矛盾增多,极易诱发各类事故;五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上不到位、设备更新不及时,极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六是随着应急管理部门机构改革,易出现思想松懈、人心不稳、工作脱节等问题,导致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
东城区时刻以事故为警醒,11月1日,全区召开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会,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部署今冬明春各项保障工作,副区长薛国强同志要求全区干部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12月10日,区安委会召开2018年第五次全会,对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区长金晖同志要求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要求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将今年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收好尾,为明年各项工作开好头。
东城区遵循冬季季节规律,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按照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现状,找问题、查不足、出良策、补短板,坚持一手抓机构改革,一手抓安全监管,针对重点领域,针对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保障工作组合拳。
东城交通支队严密综合管理措施,立足东城区独特区位特点,把“中非论坛”管理模式和“双百地区”治理经验融入日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依托“扫黑除恶”和“守护2018平安行动”等系列治理行动,围绕首都核心区、停车严管街、繁华商业区和餐饮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同时围绕黑车、摩的及分虫、车虫等扰序违法行为,联合治安、刑侦、城管、环保、交通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打击,提高执法打击延展性,切实保障道路交通领域安全。
东城消防支队紧盯老旧小区和平房院落,紧盯文博单位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紧盯建筑施工工地、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宾馆饭店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强化落实“五查、五看”措施,即:查主体责任,看管理防范是否到位;查消防设施,看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查安全疏散,看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查用火用电,看操作规程是否合规、看护措施是否到位;查电动车,看停放充电是否违规;查应急处置,看预案是否可行、准备是否充分。真正做实网格化防控,依托综合治理平台,做细做实消防安全网格化三级管理,明确“实名制”人员,划分“网格化”区域,执行“具体化”任务。
区安委会办公室扎实推进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制定了全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9个重点行业领域的整治范围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开展了电动车、文物古建、大型综合体、地下空间、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专项治理行动,采取动态排查挂账、全程监督治理,严格验收销账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式,实现安全隐患全过程闭环管理。
据了解,当前东城区全面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整合资源,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平安办和综合执法队作用,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有效消除重叠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提升执法有效性。
全区部署开展了“百日平安”专项行动,突出重点街道(地区)、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地下空间、文保单位、危化品使用运输、文化旅游、养老机构、学校、体育馆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理可燃物、易燃物,以查隐患、促整改、严执法、保平安为原则,把握规律、精准发力,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实现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