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法治政府建设论坛发布了2018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行政公益诉讼发力,两份检察建议‘清’走两万吨垃圾”首位入选。该案例系门头沟检察院发挥行政公益诉讼职能,通过开展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用法律手段保护京西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是检察机关转型发展、完成中央嘱托的代表事例。该案例入选是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促进依法行政取得良好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检察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护航京西生态环境的高度认可。
评选流程
自2012年成立以来,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持续关注北京市政府法治建设的进展,至今已是连续第6次发布十大政府法治事例。据悉,此次评选通过梳理2018年度北京市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影响较大的政府法治新闻,由法治中心集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0个事例,经过归纳整理,说明入选理由,然后经过社会投票、专家定评等环节,最终选出10个最具典型性的政府法治事例。
入选理由
检察建议是行政公益诉讼功能的延伸,是人民检察院以提起公益诉讼为后盾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有效手段。2017年7月,我国最新修正的《行政诉讼法》增加了行政公益诉讼的内容。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事件体现人民检察院以检察建议的司法途径促进政府履行职责,对落实北京市新总规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两份检察建议“清”走两万吨垃圾
2017年5月,门头沟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永定河沿岸铁路桥下,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杂堆放,严重妨碍河道行洪,长期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社会反响强烈。门头沟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调查工作。同年9月4日,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有效清运垃圾、排除防洪隐患。被监督单位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积极作为,历时30天,组织700余人次,完成了20355吨垃圾的分类清运工作,整改面积达28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困扰当地近20年的垃圾堆放问题。
20年的堆积垃圾如何1个月清理完毕?
该案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与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依托专项行动实现“三效”统一。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与中央、市委、区委的目标一脉相承。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门头沟被定位于生态涵养区,是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门头沟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关于把永定河治理作为首都水生态环境建设一号工程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生态涵养区”的区域功能定位,以开展“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专项监督行动”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依托诉前检察建议推动永定河沿岸堆积20年垃圾1个月清理完毕,解决了一系列党政关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区委增补院检察长为区副总河长,形成了检察机关与河长制成员单位的工作合力。区委书记张力兵对院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给予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
二是首创集中宣告送达模式,推动行政与检察良性互动。门头沟检察院以“事要解决”为理念,以督促被监督单位依法充分履职为最终目标,在全市率先探索集中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模式,采用宣告式,邀请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来院签收检察建议,并强化释法说理,充分听取被监督单位意见,保障行政机关的参与权、知情权;突出集中性,对于一案中多个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集中听取治理困难,搭建协作平台,以“对话”减少“对抗”,解决多个行政机关执法职能交叉、跨部门执法难题,实现监督机关与被监督机关的双赢共赢多赢。在该案中,门头沟检察院积极搭建协作平台,召集相关部门会商,合力解决垃圾清理问题,解决了单凭某个行政机关一己之力难以解决的难题。
三是运用两类检察建议,办理一案教育一片。针对典型案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以个案办理推动解决类案问题。如在办理生态公益林地用途被改变未及时恢复一案中,共梳理出同类案件20余件,仅对其中典型案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但要求对20余案逐案排查、全面整改,赢得被监督机关理解与支持,凝聚共识共促问题解决。同时,不就案办案,充分利用一般检察建议积极协助行政机关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如针对区级文物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促使被监督机关在全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升了行业管理能力和地区综合治理水平。
公益诉讼是党中央赋予检察机关的新职责新使命,门头沟检察院贯彻蔡奇书记视察门头沟提出的“守好绿水青山是头等大事”指示精神,秉承张军检察长“转隶就是转机”理念,落实敬大力检察长行政检察工作“服务保障超大城市治理”等要求,把行政公益诉讼作为检察事业发展新的着力点之一,自试点以来,共摸排行政公益诉讼线索46件,立案33件,向多个行政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31件,立案数及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全市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现场会在门头沟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专题研修班在门头沟检察院举办现场课,打造出了特色鲜明的基层样本。门头沟检察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也涌现出了“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首都劳动奖章”“全市行政检察业务标兵和能手”等一批先进典型。
当前,立足改革开放40周年和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新时期,检察机关正经历着空前规模的转型重塑,行政公益诉讼工作任重道远,唯有接续奋斗才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今后,门头沟检察院将坚持把行政公益诉讼工作与服务首都发展、区域大局结合起来,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总体规划布局,以更加坚定的政治定力、更加科学的决策措施、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切实肩负起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职责,充分运用司法手段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