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朝阳区社区“红袖标”安全巡逻不放松

本站发表时间:[2019-03-07]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全国“两会”开幕,朝阳区各街乡的治安志愿者轮班轮岗巡逻执勤,亮眼的红袖标成了守护城市安全的一道防线。潘家园街道松榆西里社区借助党员“双报到”的契机,发动在职党员参加“两会”安保志愿者队伍,联合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各个岗点巡逻,守护社区平安。

  早上不到8点,家住松榆西里社区的在职党员杜磊早早地来到执勤点。她是首次参加全国“两会”安保执勤工作,她说:“我是一名在职党员,虽然住社区很久了,但是近年来才通过参加社区举行的楼门文化等各种活动,逐渐融入到社区,这次我第一时间就在网上报名,成为‘两会’安保的一名新志愿者,希望为社区这个大家庭出一份力。”跟杜磊一起搭班的还有另外两位年轻志愿者,上午8点到10点,是她们这一组的在岗时间,主要负责在松榆西里社区门口巡查执勤。

  距离杜磊她们组百余米的另外一个执勤点,由志愿者曹善一和她的老邻居胡颜梅值守。今年66岁的曹善一,做志愿者已经16年,“从社区刚成立志愿者队伍时我就加入到其中,每年的‘两会’执勤我都参加。”

  “执勤的时候,要在执勤点附近来回走走,多看多观察。”作为一名老志愿者,曹善一经验十分丰富,“比如要看看街面上、建筑物楼顶有没有可疑人员,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打电话进行上报。有一次,在路口有位老太太没注意看红灯直接过马路,结果被过往车辆撞倒了,我赶紧拨打110,同时通知派出所和社区,第一时间把老太太送到医院。”

  一个红袖标、一个保温杯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板凳”就地取材,路边的石墩、马路牙子皆可用。“请问肿瘤医院怎么走?”“地铁口离这远吗?”“潘家园旧货市场走这个方向对吗?”曹善一时不时回答路人的问题。初春的北京街头还透着寒意,杜磊和曹善一各就其位,要在岗位坚守2个小时才能“下班”,但他们热情不减,“服务社会,我们很快乐。”他们说。

  松榆西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刘菁说,年轻志愿者参加“两会”安保工作,可以激发他们关爱社区的积极性,真正把社区当成家,同时,相比年长的志愿者,他们体力更好、与路人沟通更容易,而年长的志愿者,经验丰富,对社区周边情况更熟悉,这样新老互补,取长补短,更好地为“两会”安保服务。

  在潘家园街道松榆西里社区,还有300余名新老志愿者共同为服务保障全国“两会”走上街头。松榆西里社区范围内,共设置了7个固定岗,每天早8点到下午5点半,由居民值守,还有流动岗由社区居干巡逻,同时动员了社区保安、民警在社区和周边进行巡视,龙安润达志愿服务24小时巡逻,并成立由社区居干、民警、街道负责人等组成的应急小分队,合力保障地区的平安稳定。


[供稿单位:朝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