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为进一步增强辖区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加人民调解员法律知识储备,提高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近日,昌平区司法局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
“线上”:城北司法所组织48个村、居调委会人民调解员通过电脑、手机等形式开展线上法律知识培训,培训主题为“《民法典》重点内容指引”,着重介绍了《民法典》各编中与人民调解工作密切相关的重内容,并采取新旧对比的方法,将《民法典》中重点内容与现行单行法律进行对比,对人格权、居住权等新增加的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同期,流村司法所工作人员利用法治宣传屏幕、法治宣传橱窗、微信群等媒介推送《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让村民对《民法典》中关于见义勇为免责、离婚冷静期、打击高利贷等法规进行了解,方便村民进行自学。
“线下”: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将《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条例》等宣传折页发放到各村、居卡口检查点,由检查点工作人员发放到村居民手中。面对来电来访当事人,做好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达成点和面宣传相结合的效果,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民法典》在辖区的知晓率,让广大村民真正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老百姓自身权益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下一步工作中,昌平区司法局还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法典》学习培训,使基层民众更早更多地掌握《民法典》知识,推动《民法典》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