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法官妈妈”李娜用心守护未成年人远航

本站发表时间:[2019-02-1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李娜是昌平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18年来她始终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教人”的工作模式,用真情感化失足少年,也正因如此,她的法庭越来越有了“人情味”,她也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法官妈妈”。

  “现在开庭,请原告被告双方递交各自的开庭材料……”上午九点,坐在法官席上的李娜正在审理一起未成年案件。自从22岁来到法院从事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以来,让李娜揪心的案子不少,在她看来,少年法庭的刑事案件虽然不复杂,但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娜曾办理过一个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的案子,当事人的父亲是一个又黑又瘦的残疾人,大老远从外地赶到北京参加庭审,住在10几块钱一天的大通铺小旅馆,等待法院对孩子的判决。案件进入调节程序后,孩子的父亲为了能尽快解除孩子的羁押状态,让孩子重回正常生活,接受了法院的赔偿判决。“当时,孩子的父亲拿出的全是皱皱巴巴的零钱,看着孩子出来噗通一声跪在父亲面前,父子俩相见无言,默默地掩面流着眼泪。”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李娜感慨万分:“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如果真出了状况,最牵动的还是父母的心。”

  在审理这一类案件的时候,李娜总是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犯了错误的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最终重新回归家庭、回归学校。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法官贺颖超说:“李娜法官是一个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的人,她总能充满热情和耐心地对待当事人的每一个问题,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

  自2015年少年审判庭成立以来,李娜带领团队同事从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扩大到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她经常走进校园,讲授“我的青春我做主”、“法律护航青春”等主题法治课,结合所办案件,制作专门的法治课教案幻灯片,向广大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学法明道、用法立身。“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我们在审理案件之余还能帮助那么多的孩子,疏导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修复很多家庭矛盾,融洽家庭社会关系,让孩子们能在家庭中健康成长,学校里快乐学习,社会中勇敢生活,我感到特别高兴、特别自豪。”说起自己的工作,李娜的职业荣誉感油然而生。

  在情感与法律之间,李娜仿佛是一个首航人,18年来,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获得了不少表彰,成为北京法院系统唯一获得“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的法官。她殷切期盼昌平少年法庭能推出新的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方法,所有的工作都能走在全国最前列,让未成年人在前行的路上永不迷路,永不返航。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