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昌平区司法局“三提升”扎实开展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

本站发表时间:[2019-10-1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为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维护老人年合法权益,昌平区司法局三提升,全力做好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护航夕阳红。

  一、“三个一”提升宣传广泛性

  全区各司法所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宣传、一次讲座、一次座谈”的“三个一”法律服务宣传。一次宣传,即在辖区开展一次专项维权宣传活动,向辖区群众发放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防诈骗手册等法律法规,介绍了12348热线和北京法网在线咨询服务功能,在全区营造良好的爱老敬老氛围。一次讲座,即组织退休干部、讲师团、村居顾问律师等力量深入敬老院、养老驿站、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人集聚地,开展老年人法律维权讲座,讲解法律援助申请程序、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面相关政策,结合具体案例,向老年人讲述防诈骗法律知识,为老人提供贴心法律服务。一次座谈即各司法所与镇街道社会事务科进行座谈,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就工作中搜集的老年群体实际需求互相交流,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无缝隙”提升服务精准性

  充分发挥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作用,积极畅通三级网络联动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无缝隙公共法律服务。一是矛盾解决无缝隙。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涉老维权网格化排查,对排查出的老年人的矛盾纠纷,及时联系村居顾问律师,先行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如符合法律援助援助条件,引导申请法律援助。二是咨询接待无缝隙。规范公共法律服务站接待服务标准,工作人员对接待的老年人咨询实行首问负责,严禁出现服务空档。三是三级平台联动无缝隙。三级平台设立老年维权专岗,垂直联系,对涉及老年人的法律难题或重大敏感案件,及时响应,研判风险,通力解决。

  三、“定制化”提升服务惠民性

  在法律援助大厅开辟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对于老年人提供优先接待、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三优先”服务,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在大厅值班,注重做好咨询接待、案件受理工作。对高龄、患病、失能等确有困难的老人,主动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仅作基本信息登记,老年人就能在预约的时间内获得专业律师提供的上门法律服务。根据辖区实际,流村、延寿等山区司法所结合辖区多山区、老年人进出困难、接受法律服务不便的实际情况,采取工作人员、顾问律师巡回服务的方式,在村委会就地办公、就地解答法律咨询、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消灭法律死角,切实解决群众法律问题,为边远地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