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战“疫”有我 “疫”不容辞

——记昌平区司法社工抗击疫情事迹

本站发表时间:[2020-03-0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有这么一只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队伍,他们迎难而上、勇当逆行者、积极参与到镇、街防疫工作最前线,努力为村、社区构筑起一道抵御疫情防控严密的防线,他们就是昌平区司法局司法社工。

  昌平区司法局司法社工队伍共有80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是一支年轻有为、干劲十足、勇于奉献的队伍,他们的岗位分布在全区各镇街基层司法所,承担着司法所日常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等辅助业务工作,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们放弃春节假期,克服自身困难,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护第一线,谱写了一个个疫情防护的感人事迹。

  北京小伙儿的名片是“耐心细致”

  社区的卡口防控执勤任务越来越重,天通苑南司法所司法社工王增辉主动请战,要求安排到人口复杂的天通苑老四区卡口。参与到进出小区的行人、车辆进行盘问、登记和测量体温等工作。工作虽是重复动作却不是千篇一律,虽然要“千万次的灵魂拷问”“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却仍然需要细细分辨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对于身份证上显示是外省份的人,即使他自述未曾离京,也要再多追问一下上次离京时间 ,以及家中有无探亲的亲戚等等。常常也会碰到不理解的,发脾气的居民,面对误解,这个90后北京小伙儿的耐心细致取代了曾经的暴脾气。北京雪最大的那天,一个老太太没有打伞,冒着雪从外面走来,王增辉赶紧将老太太领到帐篷里,查出入证、量体温……问题来了,这个老太太既没有出入证,也说不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是急躁的嚷嚷着要回家、要进去。没有出入证当然是不能进小区的,王增辉一边安抚急躁的老太太,一边赶紧联系居委会请求帮助,几经周折,得知老太太有些老年痴呆,已经走丢好几次了,但她记得女儿的电话。要了电话,请她女儿到社区门口来接老太太。谁知她女儿来了之后不乐意了,一边数落老太太又走丢了,一别数落王增辉,说这大冷天为什么不让老太太先自己回去,在帐篷里冻坏了怎么办。王增辉耐心细致地给姑娘解释了小区进出必须有出入证的要求。可是安抚了情绪,出入证还得办呀。老人没带身份证,考虑到老人的健康状况,王增辉默默拿起了登记本,扶起了老太太说:“阿姨,我上门给您办出入证,顺便送您回家。”这个粗狂的北京小伙温柔起来也是着实可爱。工作虽然琐碎,他却也做得更加细致,只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负责。

  不怕畏惧 勇当最美的逆行者

  在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史各庄司法所司法社工龚雪萍就是这么一位冲在第一线,不怕畏惧,勇敢前行的“逆行者”,疫情发生后在小区宣传栏和单元门口张贴通告,向居民宣传卫生防控知识、讲解法律规定、每天在社区门核实外地来京人员基本信息、身体状况、测量体温,对每一位返京人员进行登记和电话随访,对重点人员进行入户走访排查,对登记排查情况进行整理录入,统计数字。对进出社区的居民检查出入证件,同时提醒安抚居民的情绪,不要过度恐慌,做好自我隔离,做好个人卫生防范,发现发烧症状及时就医,到处都有她的身影。

  众志成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龚雪萍始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在工作中展现了不经意间的细节,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体现了一名司法所社工的责任与担当。她是疫情最美的逆行者。

  走在前做在前 防控疫情义无反顾

  “请您配合工作人员检查,尽量不出门。”在社区门口,司法社工吴秋月对每一位进出社区的居民都要说上一遍这句话。从进入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奔忙于居委会、社区大门之间。期间,吴秋月的支气管炎一直未痊愈,她公公肾衰竭每周需要做3次透析,亲人又于日前因病逝世,但她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所里布置的各项任务。作为龙泽园司法所负责法治宣传工作的社工,她利用以往做法治宣传的工作经验,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想办法、出点子,给防疫宣传出了不少“新招”。

  返京人员越来越多,防疫宣传就越来越重要。疫情期间吴秋月将防疫宣传挂图分发、张贴到龙泽园的34个社区、1个村和1个工作站,并建议居委会自己动手做警示标语,张贴在社区各个角落。先把标语的每一个字用A4纸打印出来,再用红色颜料给字加粗,使得这些黄纸红字分外夺目:“此门封闭,请走东南门”,“出入人员登记”,“返京车辆登记”,“请您配合工作人员的检查,尽量不出门”。司法所还建议龙腾六社区录制防疫宣传提示音频,在社区门口利用便携式音箱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提示,为高效值守提供保障。吴秋月还自愿加入了社区的劝阻队,把许多想拜年串门的居民劝回了家。

  对待疫情的态度是坚决的,用她的话来说“我的工作微乎其微,但我愿意尽我的微薄之力为辖区的防疫抗疫做了力所能及的实事,希望能早日迎来云开雾散决胜疫情的一天。”

  青春战“疫” 90后“姑娘人美有担当

  ”今天体温多少度啊?家里人体温都正常吗?好的,那您尽量别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外出记得做好防护啊……“3月4日,回龙观司法所司法社工李孟晨一大早就来到单位,挨个处理辖区内24名社区矫正对象的电话报到工作。疫情发生后,回龙观司法所将社区矫正对象以往的见面报到转变为如今的电话报到,李孟晨更是第一时间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到了单位接听这24个电话,这些同样的话也要重复20多遍。一上午的时间,李孟晨每一次接听电话的语气都不厌其烦,认真询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同时做好记录。

  疫情爆发,李孟晨在大年初三就回到工作岗位,参加回龙观街道融泽家园三区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由于李孟晨家住十三陵镇,路途遥远,这让她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3个小时以上。她每天都早到晚走,有时候早上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3岁的孩子一整天都见不到妈妈。

  ”疫情防控是咱们全国人民共同的事儿,作为‘90后’,我必须要担起这份责任,给社区减轻一点压力,为打赢这场‘疫’战作出应有的贡献。“李孟晨说,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这样她就可以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阻击战中,还有很多像王增辉、龚雪萍、吴秋月、李孟晨一样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一线抗击疫情的司法社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将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始终冲在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为疫情阻击战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