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共建“无讼和谐村居” 共同发力“诉源治理”

本站发表时间:[2020-04-0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无讼是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为进一步做好“诉源治理”工作,从根源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4月3日上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北七家司法所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西沙各庄村村民委员会三方签订了《关于建立无讼和谐村居共建机制的合作备忘录》,努力构建诉调对接机制,满足广大村民多元司法与法律服务需求。北七家镇组织委员魏冬梅、民事审判二庭庭长潘幼亭、司法所所长牛玉明、西沙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立出席签约与座谈活动,并共同为“驻村法官工作站”揭牌。

  潘幼亭在座谈时表示,民事审判二庭疫情防控期间下沉到西沙各庄村一同“抗疫”,村内和谐、稳定的面貌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共建“无讼和谐村居”是为了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立健全符合诉讼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的纠纷解决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这既是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群众所热切期盼的。

  魏冬梅表示北七家镇地处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重点村人口倒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足,新建保障房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全镇12345投诉量居高不下,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多元化,希望通过打造“无讼和谐村居”,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规范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为破解社会治理领域源头性、基础性的矛盾和问题起到推动作用,最终实现此项工作在镇域内全面开花结果。

  共建“无讼和谐村居”后,庭、所、村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备忘录提出,要扎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设立驻村法官工作站,由法官接待预约来访村民,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充分发挥预防、排查、调处、稳控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功能;要搭建庭、所、村矛盾排查和甄别调处平台,多层次、过滤式开展矛盾排查和调处,镇村联动调处化解不了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流转由驻村法官判断、指导;要建立村级人民调解员定期联系和业务培训制度,通过开展法治讲座、组织观看网络庭审、分享常见纠纷调处思路、微信视频面对面指导疑难个案等形式加强对村级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指导,提升人民调解员解纷实战能力;要保障法律服务供给,聚焦乡村治理“难点”,以“无讼和谐村居”创建为契机,引导村两委健全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制度,协助村两委推动“疏整促”、村庄整治工作在法律框架内顺利开展;要“以需定供”丰富普法宣传内容,通过巡回讲堂等形式,驻村法官、司法所、村级普法志愿者深入“以案释法”、“以案说理”,引导广大村民养成遵法、守法习惯,努力实现少讼、无讼工作目标。

  共建“无讼和谐村居”,法官与司法所、村委会等基层调解资源相互衔接和深度融合,长期性、常态化面对面服务群众,实现了定纷止争向基层延伸的效果,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做到了“纠纷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