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昌平区司法局三项措施做好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2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在第30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为做好昌平“法援惠民生 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服务活动。昌平区司法局和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采取三项措施做好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

  转变工作方式 开展线上线下联合宣传

  线上,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北京法律服务网以及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服务电话的作用,解答残疾人的法律咨询。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通过电话、微信群、镇街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辖区群众宣传《法律援助条例》、《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介绍法律援助的对象、申请条件、流程等政策,引导残疾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线下,一是借助助残日,开展联合宣传。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镇残联、村居委会和村居法律顾问律师开展专项维权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悬挂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村居法律顾问律师现场以案释法,为群众解答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残疾人维权及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方面法律问题。二是走进温馨家园,深化助残行动。北七家、流村等公共法律服务站纷纷走进温馨家园开展残疾人维权法律知识讲座,讲解、宣传法律法规,介绍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流程,解答残疾人比较关注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产继承、赡养、家庭暴力等方面的问题。三是结合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顾问律师作用。百善司法所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律师宣讲法律法规,讲解残疾人维权知识,并引导辖区群众关爱和支持残疾人,提升残疾人的维权能力和群众扶残助残法律意识。

  活动期间,全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共举办残疾人法律援助宣传22场次,开展法律援助讲座、典型案例以案释法4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待咨询60余人次。

  注重工作力度 开通残疾人绿色通道

  积极构建残疾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接待、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三优先”法律援助服务,在回天地区设立法律援助分中心接待站,确保回天地区残疾人可以享受到及时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对于来电来访的残疾人维权法律咨询,要求值班律师及时解答,不得拖延。对残疾人提出的法律援助请求,只要符合相关规定,一律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实行预约上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预约时间后由工作人员上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就近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代书、调解等服务。活动期间,北七家公共法律服务站为残疾人书写遗产继承人民调解协议书1份,调处残疾人赡养纠纷1起,切实增强了残疾人群体的法治获得感。

  积极主动作为 满足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

  延寿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镇残联,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对辖区1100名残疾人的法律服务需求进行摸排,针对摸排出的问题,司法所所长、司法助理员、村居法律顾问律师全员参与,早发现、早介入,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南口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镇残联和中智公司为辖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进行就业指导并举行就业签约仪式,妥善缓解残疾人就业压力,提高经济收入,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彰显其社会价值。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