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史各庄派出所辖区内的珠江摩尔大楼是商住房,既有企业公司、又有人员居住,单位多、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
令人惊叹的是2020年以来这里的总警情同比下降41%、秩序类警情同比下降77%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模式正在铺开。五栋楼总人口8000余人,曾经辖区内将近一半的警情都是在珠江摩尔发生的,如今警情却一路直降,位于三号楼西侧的“安居驿站”发挥了什么作用?背后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让我们一探究竟。
“旅店式”管理新模式
早上九点,赶着企业上班的时间点,史各庄派出所社区民警井领军与几位实管员一起,来到珠江摩尔三号楼进行入户登记,令企业工作人员惊讶的是,昨天刚搬进来,社区民警怎么就知道了呢?
原来,井领军早已通过“安居驿站”旅店式管理模式了解到大楼里空置了一间房屋,昨晚系统提示这间房屋有新的人员入驻,第二天一早便立即对其进行上门走访。
数据帮忙,入户先行。井领军一边说着,一边敲开了新入驻人员的房门:“您好,请您通过‘昌平安居通’小程序,填写一下基本信息,以后您这有情况找我就行。”
井领军与实管员一起入户登记信息、宣传“昌平安居通”小程序
通过“昌平安居通”小程序,新到企业或人员的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信息便可通过这个“指尖派出所”上传到后台。若人员数量等信息有变动的话,企业工作人员也可以随时通过“昌平安居通”小程序来修改,随后社区民警和实管员则会入户进行核实。
“确实很方便。”北京世纪嘉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珠江摩尔店业务员邢林旭表示:“我们作为房屋中介,了解到所租房子有人员变动,也会第一时间通过小程序更新信息,确保数据准确。”
服务群众,从被动到主动
“既要把数据管好,更要让数据变‘活’。”史各庄派出所副所长陈庆周表示:“要让在珠江摩尔工作、居住的人们既感受到科技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服务,也让民警切实体会到‘安居驿站’催生的高效警务。”
珠江摩尔“安居驿站”的应用源于通过“旅店式”管理来服务群众,旨在进一步提升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警务效能。史各庄派出所不断在实战中探索,因地制宜、合成应用,确保一线民警在工作中从被动破案、到主动消除安全隐患。
助力破解痛点难点,派出所的“小贴心”
位于珠江摩尔“安居驿站”二楼的“恳谈室”占地不足15平米,却推动解决了大楼8917人的痛点、难点、堵点,切实将民生警务贴心的推进到“最后100米”。
去年10月,珠江摩尔大楼里的一户房顶漏水,租户找到房东解决,房东表示不是自己的责任,是楼上住户的问题。随后房东又找到楼上住户,但其也表示不是自己的责任是物业的问题,此事前前后后拖了一个多月始终没有解决。
得知此事后,井领军邀请多方来到恳谈室,一同“会诊”如何解决问题,最后请来专业公司鉴定漏水原因,分清责任,漏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如今,位于珠江摩尔“安居驿站”二楼的恳谈室已成了住户有困难找警察的“联系点”、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点”、民警推动工作的“落脚点”。
一个“安居驿站”、一个“旅店式”管理模式、一群“铁脚板”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促使珠江摩尔大楼警情明显下降的“秘密武器”,也让这个既有公司、又有居民的商住房更加“安居、乐业”。
一盘棋、一张图——“回天”治安管理服务加速度
珠江摩尔大楼2013年9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仅五栋楼里却有着近九千人的常住人口,甚至超过了很多居住小区的总人口,通过这些年多部门的共同努力,110警情有着明显的下降,也成为了“回天地区”治理的新亮点。
这一连串成绩也让这里成为昌平区建设“安居驿站”的典型之一,昌平也正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回天地区”更多地方试点、进而推进到人口相对密集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并在全区规划“安居驿站”建设,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下“一盘棋”
史各庄派出所、史各庄街道珠江摩尔商务楼宇工作站、珠江摩尔大楼的物业等多方力量各司其职,服务群众解决困难事齐抓共管,共下“一盘棋”。
史各庄派出所探索建立了一套组织架构,由社区警务队长任组长、社区民警任副组长、将实管员、物业和楼门长编入每栋楼的管理模式,维护大楼治安、解决住户难题。
建设“一张图”
在探索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前期,史各庄派出所还制作了“珠江摩尔出租房旅店式管理分布图”,通过社区民警和实管员一户一户登记,了解信息,并按照单位、自住、租住、空房、走访等,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
在安居驿站的档案室,实管员们查看当日登记情况
老百姓过日子不就是图个安居乐业,平平安安吗?一间社区警务工作站摇身一变成为老百姓的“安居驿站”,警情量下降了,百姓的安居乐业的安全感自然提升了。成绩的背后,是平安建设工作的科学谋划,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平安,是一种感觉,百姓说了算。一间“安居驿站”,也是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民警、实管员、“旅店式”管理模式……这些硬件、软件的支持组成的“安居驿站”,成为了“平安回天”、“平安昌平”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