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教育整顿动态】昌平区政法单位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举措

本站发表时间:[2021-06-28] 来源:昌平政法微信公众号 作者:
  昌平区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靶向聚焦群众需求,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举措30件。
  区检察院
  1、依法打击涉农资金等刑事犯罪以及销售假劣种子等农资犯罪,积极落实刑事案件涉扶贫领域财物依法快速返还机制。
  2、充分用好司法救助机制,开展对司法救助家庭关怀行动,开展实地走访,加强长期性关怀帮扶,持续关注跟踪后续情况,帮助困难家庭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3、推进耕地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面貌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工作。
  4、开展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回天地区综合治理专项调研,前往辖区街道办事处、学校、社区、企业等地,了解群众面临的难题和法律需求,与被调研对象建立微信、电话等常态化沟通机制,统筹推进检察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昌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检察机关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
  5、走访涉案公司,结合具体业务中的运营管理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治理对策,向企业输送强效法律服务。
  6、在依法惩处超市自助结账盗窃案的同时,针对多家民营超市因自助结账模式下监管乏力、警示缺位的问题,向辖区内案件多发超市制发检察建议。同时通过官方微信等途径开展以案释法,减少类案发生。
  7、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水体污染违法、农贸市场及超市农产品食品违法、网络食品违法、保健食品违法等七个方面重点问题,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办案全覆盖。
  8、加强预防金融犯罪法治宣传,开展“断卡”专项行动,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和治理。
  9、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依托6、7月份的“非法集资宣传月”,通过发传单、讲解等形式,进行预防非法集资宣传。
  10、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监督学校、校外培训机构以及酒店、宾馆等场所有关安全保护工作的整改落实。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好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深化“法治进校园”等系列巡讲,努力推出一批精品法治课程。
  11、推动律师互联网阅卷工作。全力推广“12309”中国检察网,构建窗口、电话、微信平台、互联网“四位一体”的律师预约服务体系。以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上线运行为契机,扎实开展律师互联网阅卷工作,实现律师阅卷工作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也不用跑”转变。
  12、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权利义务告知专项工作,实现办案流程全覆盖,畅通与权利人沟通途径,推动权利人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参与诉讼,充分保障权利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司法权益。
  区法院
  1、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畅通现场立案、网上立案、邮寄立案、跨域立案等诉讼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
  2、提高诉讼服务水平,健全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诉讼服务窗口,设置传票自助打印机等便民设备。
  3、加大执行力度,提升执行财产处置效率;关注弱势群体,集中执行、化解农民工讨薪等劳动争议案件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4、积极推广“巡回讲堂”,开展普法宣讲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活动,扩大辐射影响范围。
  5、设立“法院开放日”“法庭开放日”等,增设社区法官工作站,让群众走进法院、法庭,参与和监督司法工作。
  6、持续推进“夜间法庭”试点工作,针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数额小、争议内容与居住地生产生活相关的简单民事案件,利用下班后时间开展诉讼服务和活动。
  区司法局
  1、依托昌平区回天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东部分中心,为回天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成立昌平区回天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东部分中心,通过值班律师解答法律咨询、办理公证、调解纠纷、依法化解涉法问题,为回天地区大社区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
  2、村居法律顾问为辖区群众提供“顾讲询调训”法律服务。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律师,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3、成立北方企业集团公司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4、成立金标律师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职业优势和实践优势,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5、制定《昌平区司法局接诉即办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工作程序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6、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指派案件时,点援制优先;开展专项维权活动,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对不方便来访的申请人经电话预约上门服务。
  7、成立退休干部“以案释法”讲师团。宣讲团成员由政法系统、行政执法部门、退休律师中选聘的年龄在60-70周岁的骨干人员组成,宣讲内容以公民常用的法律法规为主题,并协助对接联系单位开展好法治创建活动。
  8、成立昌平区新时代普法讲师团。讲师团由42人组成,成员主要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等驻昌高校,区法院、区检察院等职能部门及律师事务所。以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宣讲等形式,重点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普法讲座。
  9、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送法到身边”活动。为出行不便的社区矫正对象送法上门,促使其积极改造。
  10、在对年老行动不便但具备公证条件的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对军人或者其他不便离开工作岗位的当事人提供上门送达公证书,或休息日送达;在公证大厅接待时,为当事人提供免费咨询接待服务;对军人、医护人员、消防人员等特殊岗位的可进行优先办理;对军人、医护人员、消防人员等特殊岗位的可进行免费代拟法律文书。
  11、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求职、职场心理的矛盾点,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场微课”,就当前社会的就业趋势进行剖析,重点向社区矫正对象介绍如何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职业目标等内容,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技能。
  12、推进人民调解协调司法确认。加强司法所与基层法庭之间的业务对接,规范司法确认文书,完善司法确认流程,理顺部门衔接环节,探索建立司法确认绿色通道。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