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创建文明城区 昌平区司法局在行动

本站发表时间:[2022-01-05] 来源:法治昌平微信公众号 作者:

  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为创城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提升全面依法治区水平。牵头制定依法治区规划(2021-2025年)、《北京市昌平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发挥法治稳预期、固根本、利长远的作用,进一步筑牢昌平高质量发展、跨越式迈进的法治基石。

  加强督察指导力度。通过部门自查、专项督查、集中考评三个阶段,实现依法行政考核全覆盖。2021年,组织2次昌平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各委办局,各镇街法治工作主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150余人参训。圆满完成北京市对我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督察工作。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大对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的宣传贯彻,开展行政处罚主体清理及执法证件集中换发等工作。开展2021年度行政执法信息公示情况专项检查,对整改不及时、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9家单位开展专项督办。

  完善合法性审查。2021年,完成122件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及报区政府审批事项涉及法律问题的合法性审核。

  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综合运用复议、调解、仲裁等综合手段,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21年,共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24件。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印发《2021年昌平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编制《昌平区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顺利启动我区“八五”普法工作;落实普法责任制,集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民法典宣传活动161场次,推动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区22个镇街共推荐“法律明白人”培养对象586名;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经过核查、评审、公示等程序,命名昌平区南邵镇四合庄村等16个村为“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昌平区阳坊镇阳坊社区等7个社区为“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为创城工作营造法治氛围

  深化“诉调对接”,推进诉源治理。积极与区法院沟通协调,指导试点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好承接法院立案前委派案件调解工作,畅通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绿色通道,为群众节约时间、诉讼成本。2021年,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共计697件。行政调解矛盾纠纷共计206件,调解成功181件,调解成功率为87.86%。

  强化律师、司法鉴定、公证等行业管理,共办理律师类行政许可114件,受理律师类投诉3件,办律师类行政处罚4件;开展全区82家律师事务所巡查检查工作,完成了全区律师事务所年检考核工作,规范律师所管理、规范所内律师执业行为。

  服务保障民生,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惠民。2021年全区村居法律顾问共举办讲座15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参与纠纷调解650余件,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500余条;全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累计接待(接听)来访、来电法律咨询68000人次,承办民事法律援助案件535件。认真落实“放管服”和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实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让群众少跑路,公证人员多服务,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622件。

  做好重点时期重点人群监管

  维护创城工作和谐稳定

  做好“两类”人员稳控工作。全区所管“两类”人员零感染、零漏管、零脱管,未发生有影响案(事)件和舆论炒作事件。强化对危害国家安全、缠访闹访人员和有可能实施个人极端行为的重点“两类”人员不间断排查走访、密切关注;严格请销假审批,在保障确需外出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同时遏制“恶意”离京势头。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相关工作的意见》,以此规范办理社区矫正对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相关工作,强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依法依规履行职权。

  发展“枫桥经验”,助力基层治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街乡、扎根基层的优势,开展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并注重加强与信访、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互通与情况反馈,避免发生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导致命案或重大负面舆情的发生。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坚持“应调尽调”及时排查、就地化解拖欠工资问题的纠纷。2021年,各级调委会调解案件总数2162件,调解成功2030件,调解成功率94%;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7497次,预防纠纷309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