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疏解整治,老旧小区里添了公益书屋、废弃自行车棚摇身一变成了社区养老驿站、边角地上建起了停车场、散乱差的小菜场升级成现代时尚的生鲜超市……今年以来,朝阳区不断加快“舍”的步伐,精耕细作推动区域发展提质更新,在一减一增之中,给城市带来了整洁,也为居民增添了便利,使百姓盼望已久的规范停车、居家养老、便捷购物、“一站式”服务等“微心愿”成为现实。
“减”出空间即查即拆“零容忍”
疏解整治促提升,疏解是“牛鼻子”,是第一位的。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把拆除违法建设作为实现城市总规减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确保新生违建“零增长”。
“打击违法建设最关键的就是发现违建,只有第一时间发现,才能及时处理,将违建在最容易治理的萌芽状态铲除。”区城管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天巡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而且很多违建都很隐蔽,存在难以及时发现的实际问题。
因此,今年7月26日,“朝阳区在施新生违法建设举报平台”在北京朝阳网站上线了。“朝阳群众就是监督违建的千万双眼睛,他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即查即拆,对违建保持‘零容忍’。”该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登录“北京朝阳”网站,在网站左侧看到了“朝阳区在施新生违法建设举报平台”二维码,居民只需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就进入了举报页面。
在这里,居民可以手动填写发现违建的地点,也可以通过手机定位自己和违建所处的地点,然后填写违建的详细情况。最后上传照片,填写举报人信息即可。
“平台上线近三个月以来,我们收到了三起举报,已办结两起,核查中一起。”该工作人员表示,截至10月18日,我区今年共拆除违法建设674.47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年度拆违任务568万平方米,且做到了“场清地净”标准。
盘活资源缓解居民停车难
疏解整治的目的在于促提升,如何用疏解整治的“减法”做好群众获得感的“加法”?
在崔各庄乡黑桥村北口,通过疏解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占地修建的北小河停车场终于圆了村民们盼望多年的“规范停车”心愿。
“之前,黑桥村内及附近停车位严重不足,有的村民晚上回来晚了也会因为找不到车位来回绕圈,更别说外来办事的人员了。”崔各庄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乱停车,村民之间也曾造成不少矛盾,大家伙儿都盼着能让爱车有个安全的“家”。
去年以来,崔各庄乡“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深入,黑桥村北口这片曾聚集着小门脸、小作坊、出租公寓等“小散乱污”企业的区域被腾退出来,但由于缺乏下一步规划,这片区域被暂时闲置起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随着村民们对修建规范停车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乡里决定在此修建停车场。
“闲散资源”被有效盘活。如今,设置了全方位监控的规范停车场建成了,占地近1.4万平方米,能容纳大型车300辆左右或小型车500余辆,可辐射南皋路、南影路和黑桥村、南皋村、京旺家园等地区,附近村民再也不用为没地方停车急得团团转了。
通过疏解整治圆了规范停车“微心愿”的不仅是崔各庄百姓,奥运村街道利用小区边角空地新建停车位360个、垡头街道在地铁7号线垡头站西侧新建4000平方米停车场、黑庄户乡在拆违后区域新建4处停车场……今年以来,朝阳区通过在居民区周边闲置土地上建停车场,结合环境整治在小区边角地和拆违后空地上挖掘车位等方式,已新增居住区停车位1966个,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问题。
提质更新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疏解低端产业,给便民设施腾出空间。眼下,安贞街道通过改造升级小饭馆、小旅店等低端产业,全新打造的政务服务大厅、社区居委会与残疾人温馨家园已全面投入使用,特别是政务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业务通办、区域通办”的“一站式”服务,使居民到了社区,再也不用琢磨应该找哪个窗口,办事越来越方便。
“居家养老”也是众多老年居民的一个心愿,在麦子店街道农展南里社区,由废弃车棚改造而成的近200平方米养老驿站于日前开门迎宾。这个位于居民家门口的“老年家园”,推出了日间照料、心理慰藉、健康管理、老年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舒适的环境、可口的膳食等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受到了社区及附近老年居民欢迎。
办好一件件群众“家门口”的事,传递的是朝阳区的温度。截至9月底,全区已新建或规范提升便民服务网点158个,提前完成全年建设150个的目标,越来越多的朝阳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朝阳区将继续优化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推进便利店(超市)、早餐、蔬菜零售、洗染、美容美发、家政服务、代缴代收和再生资源回收8项基本便民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