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团区委联合举办“节水优先·志愿先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倡导节水理念和节水风尚,增强居民水忧患和水危机意识,进一步提高居民对节水护水爱水的认识,共同维护建设“亲水朝阳”。
活动现场,通过视频、倡议、向游客发放宣传册等方式,从朝阳区近年来水环境建设、节水的重要意义、市民饮水安全以及全面推行河长制等方面,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全面展现了朝阳区水务工作成就,增强群众对水利政策法规、人水和谐发展理念的了解。
“朝阳区是连接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廊道,区域水资源极度紧缺,节水行动势在必行。”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朝阳区在节水行动和水环境提升方面持续发力,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体制,强化水资源管理,大力封填机井,置换市政自来水,提升了区域用水效率,成功完成了节水型区创建。
同时,朝阳区积极践行生态治河理念,基本完成33条段黑臭水体、61条乡管沟渠、70余段小微水体的治理,并建成了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开启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和坝河景观廊道建设。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宣传周期间,朝阳区还进行2个分会场活动以及50场“七进”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水法规咨询、节水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居民普及节水知识,强化节水执法,着力营造全社会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