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全市中小学的20余名《新京报》小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南磨房法庭了解体验法院工作。这些小记者是第13届新京报中级小记者一班训练营学员。
上午9时,庭审准时开始,小记者们旁听了一起旅游纠纷案件。原告系60余岁的老年人,在旅游途中因大巴车突然剧烈颠簸导致腰椎受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被告旅游公司以老人自身存在过错为由要求减轻己方赔偿责任。庭审全程顺利、有序进行,小记者们认真旁听并仔细记录,庭审秩序良好。
庭后,小记者们针对案件问题与法官互动问答,并亲身体验了智能化的法庭庭审设备及操作系统。在互动环节,小记者们踊跃提问,提出旅游公司是否应在合同签订前对旅游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核实、法官做出判决前是否需考虑社会舆论影响等较有深度的问题。承办法官蒙镭对小记者们的提问一一解答,耐心释法透彻析理,并对小记者们积极思考、关注民生的钻研精神高度赞扬。
随后,法官助理李青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智能化的法庭设备及审判系统,小记者们积极体验,近距离感受语音录入系统的便利及法台、法锤的威严,对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感到很惊喜。
随后,南磨房法庭组织小记者们对庭室其他区域进行了参观。讲解员对法庭的基础设施、组织架构及党建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带领小记者们对法庭的办公区、调研文献区、党建区进行了参观,法庭的资料室、荣誉室及党建墙等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记者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活动收获颇丰,对法院建设及司法活动有了更直接、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