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目前共有中小学401所,其中处于社区(村)管控范围内中小学150所,涉及中小学生近14万人。全区坚持一手抓疫情,一手抓复学,注重精准施策、狠抓工作落实,强化街乡社区与学校统筹协调、联防联控,全力做好社区(村)管控范围内中小学校复学准备及开学后常态化防控工作。目前,全区小学四至六年级、初高中学生已安全有序返校复课。
成立开学复课专班,教育、卫健、疾控、公安、属地街乡等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防控措施,完善“5案1指引”(即朝阳区基础教育各学段返校复课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实施方案,以及幼儿园返园工作方案、培训学校返校复课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坚持“一校一专班”的原则,由教委机关干部担任联络员,挂牌责任督学、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社区巡查人员、公安民警等共同指导学校做好试开学工作,确保调度及时,形成防控合力。各学校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校的疫情防控方案、教育教学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一校一案”,重点事项齐头并进,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实现各学段返校复课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协同抓好环境整治
由教育、卫健、社区、公安等部门统筹力量,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形成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区教育、卫健部门认真履职,对每所学校实地走访,逐校评估验收,定期检查。公安紧盯学校人防、技防,做好校门秩序和交通疏导;各街乡和社区主动与学校对接,安排网格员前往学校到岗护学,做到专人对接、点对点协调,排查安全隐患,有力保障学生上下学时段校园及周边安全秩序,为学校解难题、送便利。三里屯街道坚持科学防治,加大对辖区学校防疫措施和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对学校周边细致排查,开展环境整治,在学校道路两边设立人员、车辆隔离警戒标识,保障校园周边车辆疏导,切实维护周边安全秩序稳定,协助学校设置双语翻译的入校温馨提示、宣传展板等,营造健康安全的复学复课氛围。
协同做好人员管理
全区各社区对校园师生员工及家庭成员的信息进行多渠道收集、点对点推送,通过信息比对、信息核查、信息研判,实现信息闭环。社区、村与学校密切紧密合作,坚持“人盯人”原则,织紧织密“网格化”健康管理网络,建立师生员工信息与所在社区的对接核查工作机制,形成师生员工及家庭成员的社区大数据库,社区协助排查师生及共同居住人的健康动态及行程史,就重点人员以一封密信形式转给各校,学校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做好特别关注和针性防控,建立学校与社区防疫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管理联动、信息共享互通,精准掌握各学段、各年级师生员工的数量、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确保信息全覆盖、无遗漏,做到底数清、轨迹明、信息准。
协同抓好应急处置
全区统筹配齐学校医务人员,各学校合理设置应急处置室,共同为学校配齐了消毒液、口罩、肥皂、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助力学校返校复课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学校与区教委、卫生防疫部门、疾控部门、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等“点对点”联系;开展全程演练,开学复课前,按照校园管理措施和疫情防控要求,模拟师生一日在校活动安排,组织全流程、全要素工作演练。重点是入校、离校环节人群疏导、发热等疑似症状的应急处理、隔离就医、师生疏散、环境消杀等,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学校建立信息追访机制,针对发热学生就诊结果每日追踪到位,重点人员及时反馈社区防控组,与街乡信息互联互通形成闭环。十八里店乡对辖区内11所中小学疫情防控配置设施、饮用水管理、食堂就餐管理、流配置条件,应急物资配备情况等逐一排查,多措并举做好战疫情、防风险、保健康各项工作,提升学校疫情防控和处置能力。
协同抓好出入管理
实施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师生进校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充分利用环境空间,合理规划学生校内活动区域和行进路线,全覆盖设置一米线等;入校人员严格执行三确认,即确认身份、确认所在班级和岗位、确认健康状况。全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作用,形成区内共建共管新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为社区校园防控创新赋能,严格做好学校所在社区出入管理,推动社区排查、管控工作关口前移。左家庄街道针对学生、教师、普通职工、物业人员等分类设立出入证,增加了识别度,将便于操作管理的学籍卡学生证作为进出小区的通行证,同时将所有办理专用出入证的名单信息于社区备案,校区出入口严格验证测温,在辖区内建立专项预提醒,包括但不限于家长接送不进社区、接送错时错峰、学生上下学配合出入口防控管理等,把牢辖区校园复学复课特殊关口。
协同抓好社区家庭防疫
社区联合校方加大公共卫生和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利用微信等社区交流平台向辖区家长、学生分享个人防护知识宣传视频,让他们在家及时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有效提高防范意识。另一方面,社区在线下开展宣传,引导学生家长做好晨检等相关准备工作,强调在身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到校,同时鼓励家长根据学校上、下时段错时到校门口等待,并尽量通过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接送学生,缓解交通压力。各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鼓励学生主动担起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责任,以小家庭影响楼宇小环境,以小环境带动社区共行动。豆各庄乡提醒日常工作和生活注意的细节,随时注意手卫生、正确佩戴口罩、细致规范消毒、公筷公勺分餐制进餐等细节,坚持做细做实学校卫生管理与学生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八里庄街道对辖区内学校教师开展急救技能,自身救护能力培训。平房乡建立辖区内长效机制,以助学健康指导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园健康工作,加强对特殊师生群体的关心关爱和帮扶,协助校方做好复课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持续联防联控,落细落实常态化校园防控举措
下一步,全区各部门将围绕常态化校园防控工作需要,坚持全区防控工作“一盘棋”统一部署,抓住重点和关键问题,发挥联防联控优势,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标准,构建严密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区教育、卫健做好校园防疫工作指导,卫健、公安、市场建立定期巡查检查机制;政法、卫健、公安建立逐校蹲点指导机制,全区各部门全力配合、勠力同心,严格校园人员管理和健康监测,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细化校园管理,不断提升防疫工作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确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
社区是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家庭、社区、医院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学校、卫生、教育、医疗、疾控机构“点对点、人对人”的协作模式,组建常态化联防联控和应急处置队伍,落实落细各项防控工作,健全完善覆盖所有区域、所有环节、所有岗位的闭环管理体系,筑牢群防群控“铜墙铁壁”,为常态化校园防控创造和谐稳定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