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朝阳

【政法党建】建立“三阶矩阵型”模式 培养优质朝阳法官

本站发表时间:[2020-09-01] 来源:北京朝阳政法 作者: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法官人才资源在全院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聚焦专业强院、人才兴院的工作目标,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鲜明导向,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案件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三阶矩阵型”法官培养模式,努力推进法院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打造首都基层法院人才聚集高地。

  聚焦人才高地建设

  精心打造“五个课堂”,助力后备型人才全面发展。

  制定《加强青年法官培养的工作意见》,打造党性修养课堂、资深法官课堂、专家课堂、庭审课堂、窗口实践课堂“五个课堂”,通过落实“三会一课”、“街乡吹哨、党员报到”等制度,提高青年法官党性修养;通过专家型法官带标兵型法官、标兵型法官带后备人才的方式,注重对后备人才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传承;邀请特定领域专家学者授课,拓宽办案思路,提升理论调研水平;选取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组织庭审观摩活动,提高法官庭审驾驭能力;有计划地将新录用人员安排到立案、信访、诉服等窗口部门实践,强化宗旨意识和沟通水平。

  定期组织岗位练兵,推动标兵型法官能力提升。

  制定《司法业务标兵型人才培养办法》,以专业审判庭和专业合议庭建设为依托,通过多岗位轮岗交流、多层次岗位练兵,加速审判能力提升。积极参加北京法院司法业务技能比赛,共培养出40余名市级标兵,连续五届被评为北京市司法业务技能比赛“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组织朝阳法院司法业务标兵比赛,经过周密的赛前指导、专业的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29名“朝阳法院司法业务标兵”。

  精准定制长远规划,打造梯次化的审判业务专家队伍。

  制定《审判业务专家型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分级分类建立专家型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遵循专家成长特点与规律, 分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履职能力。安排专家法官参与起草制定覆盖其主要业务领域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推动审判工作规范化。鼓励专家法官主持或参与重大课题研究、疑难、前沿法律问题研讨,拓宽视野,实现研究成果的多层面转化。

  靶向综合素质提升

  始终把政治能力摆在培养首位,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底色。

  建立政治轮训机制、组织培养机制和文化涵养机制,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忠诚教育、纪律作风教育、法治理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制定《政治轮训工作实施方案》,开设支部书记“话党建”专刊,党组书记带头讲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课。开展“青年月”系列活动,举办朝法青年说、朝法青年先锋评选活动,切实保持和增强青年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始终把业务技能作为培养基础,打造本领高强的法官队伍。

  建立经验传承机制、专项培训机制和岗位练兵机制,通过院口庭三级培训、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法官业务水平,激发队伍活力。面对疫情不利影响,落实高院要求,开展“百案云庭”专项业务技能比赛,提升法官科技应用能力,以赛促训、以训提能、以能强审。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纠纷案入选第十五届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古文点校《镜花缘》专有出版权纠纷案入选十大最具研究价值知识产权裁判案例、以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十八里店大火案”为样本撰写的案例分析《出租人未尽监督管理责任的定罪处罚》刊登在《人民司法案例》。

  始终把理论素养作为培养关键,全面拓展法官的综合能力。

  建立立体化调研机制、合作共建机制和交流研讨机制,把审判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连续举办二十届“法官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参与主题分享交流,实现专业理论与审判经验的深度融合。与新疆墨玉县法院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组成7人讲师团赴新疆墨玉法院开展智力支援和双向交流。2020年区人民法院干警在各类期刊、各级网站发表论文、报告、信息、案例分析等文章525篇。2019年第三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上,区人民法院有八篇论文获全国级奖励、有十篇论文获北京市级奖励,获奖层级和数量均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接下来,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继续全力塑造过硬人才队伍,为服务区域发展、实现朝阳区“三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