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司法局着眼司法行政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四化”建设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工作思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实“育、管、带、用”四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守纪律、能奉献、善作为的青年党员干部队伍。
思想淬炼砺党性 培育忠党爱民之心
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理论武装。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运用“互联网+党建”阵地与青年党性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学习教育,以此牢固青年党员的大局观和群众观,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二是文化熏陶。打造“走廊文化”和荣誉墙;筹建运动馆、解压区和读书角;在局智慧司法内网开辟“工作交流区”“风采展示区”“文化服务区”专栏;开展读书演讲、青春沙龙及“与爱同行”志愿服务活动,植根法治文化基因,培塑职业操守,激发青年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热情。三是典型激励。围绕首都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好青年”推选活动,全方位挖掘和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吸纳优秀青年人才到党员队伍中来,在全系统营造青春昂扬、不懈奋斗的浓厚氛围。
政治历练严作风 强化履职担当之责
把讲政治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让广大青年党员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慧眼如炬、铁肩有力。一是用严管机制,激发青年党员敢于担当。研制《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司法行政队伍自身能力作风建设的意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加强政治引领力、基层组织力。结合重新组建的司法局新职能新情况新特点,及时调整优化党组织架构,加强青年党员的日常管理。二是用评议机制,激发青年党员示范担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通过党支部评议、党员大会评议、群众评议三种方式确定评议等次,激励党员在工作一线“挂党旗、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亮出服务承诺,展示党员先锋形象。三是用厚爱机制,激发青年党员乐于担当。定期召开青年党员座谈会,开展青年党员思想专项调研,密切关注青年党员思想动态,加强对青年党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激发广大青年党员投身工作的热情。
专业训练强本领 奠定成长发展之基
遵循青年党员干部成长规律,注重“精准灌滴”,探索“阶梯式”模式,切实把提升专业素养抓到位。一是设置“定向精准”培训目标。根据青年干部自身条件与岗位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与区委党校、区人社局、组织部等部门加强合作,严密组织公务员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与北大联合组织培训,为干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供载体;鼓励青年干部自行参加社会培训和学历教育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200人次。二是完善“以老带新”培养模式。采取新老结队、一帮一,指定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与新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新进人员等签订“师徒结对”承诺书,由经验丰富的司法行政老同志为年轻干部成长指引方向,从而助推他们尽早适应环境、熟悉工作。三是建立“定期轮岗”交流机制。结合司法行政机关干部下沉司法所工作安排,在青年党员干部间实行轮岗锻炼,使其熟悉不同工作、不断迎接新挑战,从而提升能力素质,丰富工作阅历。
实践锻炼担使命 汇聚奋发向上之力
将广大青年党员干部推向社会实践一线,在摔打磨练中丰富阅历、实现价值,真正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一是“选拔式”实践锻炼。按照区委“五有”干部要求,通过竞争上岗、民主推荐,坚持把“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青年党员干部调整到相应工作岗位,使选拔的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得到组织的满意和群众的好评。二是“压担式”实践锻炼。在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任务中,把优秀青年干部放到关键岗位压担子,让他们直面挑战、激发潜力,体会责任分量,积累工作经验。三是“一线式”实践锻炼。疫情期间,全局在职青年党员干部以“双报到”形式参与社区服务494人次,952小时;朝阳律协第一时间组建设“朝阳青年法律服务志愿团”,协助政府部门、行政机关以及企业、社会大众等应对突发疫情;青年党员参与人民调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9405次,调解案件137件,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