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朝阳区委政法委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一支部一品牌”的工作思路,坚持大抓基层、抓点带面,以“先锋引领”政法党建品牌选树活动为抓手,培育特色品牌,激发党建活力,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可借鉴的党建品牌。今天,我们来看看区法院奥运村法庭的“法官+”党支部工作法。
“法官+”
区法院奥运村法庭党支部多年来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和党员队伍建设需要,创新基层组织生活开展方式,形成了“法官+”党支部工作法。“法官+”是党支部的法官之家,“+”既是“不断进步”的代表,也是“温馨家园”的象征。“法官+”工作法以法官的培养为中心,以支部建设和审判工作为支撑,以微信、课堂、文体活动为载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人民法庭职能定位,切实找准个人成长与法庭发展的结合点,形成点滴学习、即时分享、共同成长的工作模式。
1
“法官+思想”: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锻造忠诚可靠的政治品格
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抓党员思想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结合专题读书分享、研讨交流、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着力培育干警的政治意识。依托“学习强国APP”开展积分竞赛,打造“法官+”线上微信平台分享心得体会,开展“活力吧”线下分享活动,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坚定党员干警的理想信念。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学思课堂”特色线上学习模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区委部署要求,强化精神引领,确保全体党员在疫情防控中与党中央合心合力合拍。
2
“法官+能力”:以提升专业水平为导向,锤炼时代需要的法治人才
党支部将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有机结合,将规定动作与自选项目统筹兼顾,全方位加强对干警的专业能力培养。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鼓励干警向以党的十九大代表、“最美基层法官”刘黎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学习,切实提升为民情怀和社会责任。开设“专家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社区书记就法律适用、舆情应对、群众工作能力等主题传道授业,全面提升干警综合素质。创设“开学了”自主学习平台,自设学习议题,由干警每周轮流推荐学习文章,推荐人撰写推荐意见,全面提升干警的理论素养;组织“半日谈”分享会,每周固定时间开展疑难问题研讨、党小组读书会、法律法规学习等,分享学习感悟、交流工作经验;创设线上“看法”栏目,刊发党的方针政策解读以及最新的法律、司法解释,打造“全天候、开放式”学习模式,随时满足干警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加强干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疫情防控期间规范高效开展在线诉讼活动2000余次,“云端”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线上开具律师调查令、运用“无讼朝阳”小程序指导人民调解,进行司法确认,切实满足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司法需求。优化审判团队建设,将党小组与专业化审判团队有机结合,青年法官牵头组建“1+2+1”涉外案件审判团队,制作双语工作提示,开展涉外审判专项调研,专业化审判能力显著增强。
3
“法官+服务”:以深化司法为民为目标,积极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党支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水平。积极贯彻市委关于“双报到”的工作要求,党员法官深入辖区开展普法宣传,向辖区居民发送万余份调查问卷,编写《身边的“法律讲堂”》普法手册,被群众誉为“维权宝典”。
创新普法形式,青年干警自编自导自演法治情景剧,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党建共建为基础推动“无讼社区”建设,张贴“无讼倡议”,参与社区“走动式工作”,针对社区治理问题和群众司法需求制作“行走日记”,开设民法典宣传法治课堂,帮助社区有效吸附矛盾纠纷。深化司法公开,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开展“社区居民进法庭”“法庭公开日”等活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总结提炼审判中的多发问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民生保障”“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20余篇。针对辖区正在进行国家速滑馆、冬奥村等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前研判、辅助决策,为预防和调处涉冬奥纠纷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