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耄耋之年,
您想到的是什么?
是精神矍铄?
是步履蹒跚?
......
但对于朝阳区三间房乡
双柳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毛景鸾来说
是风雨无阻、一往无前。
毛景鸾,1942年出生,近80岁的他,是朝阳群众的代表人物,自国企退休后,20年如一日投身基层平安建设各类志愿服务,并于近日荣获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向全网举行的“平安之星网络宣传活动”2020年12月“平安卫士”称号!
01
队伍组建,生活更安心
2021
“这是自己生活的家,我也想看着它越来越好!”
——毛景鸾
双柳社区原是玻璃钢厂的老旧家属区,现在更是集商品房、公租房、两限房、平房为一体的混合型社区,社区民情复杂,不安全因素多,治安工作压力大。
2000年,毛景鸾入住双柳新居小区,因双柳新居是新建小区,北侧仅用简易的铁栅栏围挡,只有2米高,经常有人来回翻越,严重影响居民安全。
面对这些不稳定因素,毛景鸾立即牵头组织25名志愿者成立治安巡逻队,分组排班,紧盯陌生人员和反常事件。同时,多次与施工单位协商,最终将北侧长300余米的铁栅栏顶部全部缠绕上铁丝网。
2012年底,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毛景鸾为队长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而后又在该队伍基础上成立了“流动红袖标志愿者服务队”,将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扩展到日常巡逻、重大节点期间维护社区治安、调解邻里纠纷等方面。
02
以身作则,当好带头人
2021
“不能因为钱就放弃朝夕相处的同志们!”
——毛景鸾
作为两个队伍的带头人,毛景鸾深知自己必须以身作则,起到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从周一到周六,每天早上8:30他都准时到居委会安排值班,布置任务,无论刮风下雨、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他都亲自参与巡逻。
由于年岁渐长,无法长时间行走,他就骑车在辖区巡逻,骑骑走走看看,哪儿脏乱、贴小广告、路不平、井盖坏了等,能帮着办的当时就办,不能办的就及时向居委会反映。
2013年5月,双柳两支志愿服务队步入正轨。这时,有个朋友介绍毛景鸾去离家不远的传媒大学培训基地当门卫,工作条件好,还可以拿工资补贴生活,何乐而不为?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社区,为志愿服务做贡献:“不能因为钱就放弃我的伙伴们!更何况队伍刚刚成立,才有了起色,我不能走!”
在这之后,毛景鸾在巡逻队志愿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征求居民意见,回应群众需求,最终牵头组建了“义务水电维修”、“手牵手为民服务”、“跳蚤市场”、“惠民理发”四个服务队伍。在他的带领下,这四支服务队的33名志愿者每周为辖区孤寡老人买菜、做饭、读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家务、去医院买药、入户理发等。
03
心系居民,做好守门人
2021
“咱得替居民把大门守好。”
——毛景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小区该如何管理成了大家最关注的事,毛景鸾主动站了出来,号召志愿者积极报名参与社区防控工作,并把报名的130多人分编成组,全天值守在小区出入口。小区每名志愿者的名字、住址以及他们的性格,毛景鸾都了如指掌,几页纸的排班表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凝聚着毛景鸾的细致与周全。“小杨认真负责,能独当一面,可以放在关键卡口;小王住在1号院,更熟悉情况,让她在1号院值班;按照小张家里的情况,值10点的班比较方便……”
从2020年春节开始,毛景鸾每天到各岗位巡查检查,帮助志愿者了解社区情况,指导他们开展好进出人员排查、体温检测和居民服务工作。
“只要毛师傅在,就会给我们志愿者服务队注入一股力量,他就是我们的向导。”一名志愿者说道。在毛景鸾的带领下,志愿者服务队团结一心,各项防控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
如今,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社区防控成为志愿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依旧守在小区出入口。毛景鸾也坚持每天在各个点位查看情况。居民们说:“感谢志愿者的守护,有他们在,我们放心。”
毛景鸾常说
一个人为民服务的价值
是用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人活着要有活着的价值
要尽可能为社会
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社区就是我的家
只要我身体允许
就要多出一份力
发挥自己的余热